人大重阳网 马丁•雅克:遏制中国VS应对全球变暖,欧洲怎么选?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马丁•雅克:遏制中国VS应对全球变暖,欧洲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4-06-26 作者: 马丁•雅克 

理论上,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广泛接受。每过一年,新的高温记录、毁灭性的洪水、致命的火灾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都强化了气候科学家近乎一致的警告: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变得不可持续。

作者马丁·雅克系前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6月26日环球网


理论上,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广泛接受。每过一年,新的高温记录、毁灭性的洪水、致命的火灾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都强化了气候科学家近乎一致的警告: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变得不可持续。然而,言辞上的认同是一回事,将这些言辞转化为有效行动又是另一回事。现在,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入自身市场的反应,正在戏剧性地检验着这一点。


这对美国和欧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如美国和欧盟多次表示过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还是遏制中国?


美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拜登征收100%的关税将有效地把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从而使除了最富裕、买得起特斯拉的美国人之外的大多数美国人无法获得电动汽车。没有中国的参与将抑制美国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本应为大多数美国人服务。因此,拥有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美国,将远远无法实现其交通领域的气候目标。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也采取了同样的排斥政策,尽管其国内的太阳能产业规模很小。简而言之,华盛顿已经表明,遏制中国比应对全球变暖的威胁更重要。


与美国不同,欧洲尚未跨过这条卢比孔河(即采取不可撤销的措施——译者注)。但它已宣布,将在现有10%关税的基础上,再征收17.4%至38.1%的关税,不过还需与欧洲汽车制造商和中国进一步磋商。欧洲一直比美国更重视全球变暖问题。然而,它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在多大程度上,它应该保护欧洲汽车业免受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冲击,而牺牲其去碳化议程。如果仿效美国的保护主义做法,它将寻求把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目前欧洲并未这么做。但是,在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和优先考虑其去碳化承诺之间,欧洲最终会达成怎样的妥协呢?换句话说,它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应对全球变暖的博弈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过去几年,西方的主流话语是切断与中国半导体和先进技术的联系,而且越来越多地也包括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以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普遍威胁,而且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疫情的暴发更加剧了这种意识。然而,这种心态现在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挑战,即全球变暖与其潜在的灾难性后果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构成威胁。这一进退两难的处境是因为,中国主导了全球三大关键绿色技术的生产: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


“全球南方”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这些产品,但问题是,西方也会如此。2024年,我们看到,西方越来越意识到,这两个不同的优先事项正在发生碰撞。如果美国式的应对占上风,将遏制中国视为优先于全球变暖的事项,那么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的未来就会黯淡无光。另一方面,如果潜在的欧洲式应对占上风,承认中国在应对全球变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中国的绿色技术对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未来看起来将乐观得多。我们应该清楚这其中更广泛的含义:欧洲需要并将依赖于中国的产品和技术;中国经济对欧洲和世界的未来都至关重要;任何围绕中国经济建立的警戒线都将对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


在这一背景下,还有最后一点。过去40多年,西方严重落后于中国经济崛起的曲线。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西方都措手不及。2015年,中国启动了一个计划,力争在2025年之前建立一个先进且高度创新的经济,西方并没有注意到。2025年近在眼前,在电动汽车、商用飞机、量子技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一个又一个行业中,中国已经在兑现承诺。这并不是秘密,也不是通过欺骗手段完成的,中国(的相关言行)再公开不过了。西方必须学会认真对待中国,并接受合作与相互依存的时代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理想的需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