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作者: 人大重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
本文转自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
中国原中东问题特使、原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全权代表吴思科,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佟晓玲,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传播局副局长兰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郭锐,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宁,中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单云,中铁建工集团国际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孙海涛,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文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副校长支晓强、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等出席成立仪式。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尼雷尔领导力学院院长马塞琳娜·奇日加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和对外工作大局”为宗旨,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担当,以“培养全球未来领导人和青年领袖”为目标,以“创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机制”为动力。
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大全球倡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又一生动具体实践,也是紧扣世界之问、回应人类关切、汇聚人才资源的又一积极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积极培养全球领袖型人才,壮大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战略力量,夯实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战略基础,丰富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战略选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培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球战略力量。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胸怀天下、心系人类的杰出群体,使其成为全球未来领导人和青年领袖,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和平力量和人才支撑。二是打造全球治理合作新平台。加强与国外政党、政府、高校、智库、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打造“院系+智库”协同一体的运行机制,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实践交流、思想对话,积极构筑国际交往与民心相通的广阔网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三是贡献促进人类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策略。聚焦中国发展经验、政治领导力构建、全球责任等重大议题,深入研究世界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不断推出“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球现代化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将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全球领导力学院,培养一流人才、贡献一流成果、打造一流平台,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达尼洛·图尔克表示,今天,中国正崛起成为全球领导者,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球领导力学院,培养具有全球领导力的优秀人才、促进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绝佳时机。全球领导力学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科研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希望全球领导力学院放眼全球,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特色,广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配备来自世界各地的师资力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面向未来,致力于培养全球人才,寻求当今世界面临的前所未有之挑战的解决之道和非传统危机解决方案;聚焦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管理运行新机制,形成不同于传统学院的发展优势。
马塞琳娜·奇日加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的成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尼雷尔领导力学院高度契合的教育理念,标志着双方在推进领导力教育和加强务实合作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与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共同致力于建立以合作、知识和卓越领导力为基础的未来,期待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友谊、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吸纳更多合作伙伴和有识之士加入,为全球领袖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吴思科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世界热切期待中国式现代化能为各国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与启迪。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应运而生,具有多重意义。一是紧贴国家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求,助力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二是搭建文化沟通平台,促进国际民心相通。三是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国际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期待全球领导力学院为中国人民大学增添新的活力,为推动国家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出新的人大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郭锐表示,全球领导力学院的成立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的主动担当。做好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关键要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全球领导力的内核是思想感召力,要赓续红色基因,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培养理念;全球领导力的关键是多维胜任力,要强化顶层设计,谋划源于中国、贡献世界的课程体系;全球领导力的生命是内外联动力,要发挥平台优势,培养热爱中国、连接世界的国际人脉。
佟晓玲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的成立,是以高水平教育体系和创新型国际视野,把中国特色与世界领先相结合,把人大特色与全球前沿相结合,积极投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希望全球领导力学院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胸怀天下、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知识全面、德才兼备、守正创新、善于沟通、重在行动,能够在广阔国际舞台上施展才华、叱咤风云的未来领导者,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世界培养人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宁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球领导力学院,是构筑国际人才培养高地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行动,是聚焦学生、教师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委会将持续在资深专家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资源支持,助力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全球领袖人才培养。
单云表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任重道远、使命在肩。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球领导力学院,不仅是选拔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务实举措,更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有益探索。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坚持党的领导,从容应对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巨变;密切对话合作,肩负培养全球化人才的高校使命;胸怀天下之志,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新业主持。
张东刚、吴思科、佟晓玲、兰斌、郭锐、吕建平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揭牌。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以“面向全球”“面向一流”“面向未来”为三大发展定位。面向全球,即以中外学生为培养对象,打造中外学生互学互鉴平台,着力提升学生全球战略思维;面向一流,即聚焦学科建设,有效推动创新交叉学科发展,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面向未来,即培养全球未来领导人和青年领袖,为推动全球治理发出青年声音,肩负起青年在推动全球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学院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强国“六力”打造专业课程,系统性、全方位培养学生国际性综合素养,着力培养其思想力、政策力、胜任力、实践力,并从以下方面推进建设:一是与我校涉外教学机构和研究平台形成良性互动,“院系+智库”协同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二是创新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世界需求、中国需求的未来国际性领袖型人才;三是强化国际运营,重点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办学,搭建共建共享新网络和机制;四是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打造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五是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发展特色海外高端培训项目,构建海外高端人才“请进来”和国内高端人才“走出去”的新渠道。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