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国刚:如何构建现代金融“六大体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王国刚:如何构建现代金融“六大体系”

发布时间:2024-03-01 作者: 王国刚 

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的本质区别,擘画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蓝图,指明了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关键核心要素、主要路径和工作重心,高屋建瓴、内涵丰富。

作者王国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胡臻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本文转自2月29日IMI财经观察


image.png


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的本质区别,擘画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蓝图,指明了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关键核心要素、主要路径和工作重心,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他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涵盖“六大体系”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01


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


自1999年起,中国就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20多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善,其中包括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币值稳定(从而稳定物价)扩展到金融稳定,中间目标从M0、M1增长率、M2增长率和新增贷款等多元结构向M2增长率聚焦,调控工具在总量调控基础上增加了结构性调控,传导机制从信贷渠道向利率渠道、资产渠道和汇率渠道等扩展,调控机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拓展。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了各类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组织架构的完善、支付清算系统的现代化、货币金融统计体系的完善等等,不仅大大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保障了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而且为健全现代金融调控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过程中,要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科学性”,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使命。货币政策调控的科学性程度首先是个实践问题,即看其是否适应和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科学性表现为有效性,无效则无科学性可言。提高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一是增强资金供给在数量、价格、期限、节奏等方面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契合程度,进一步拓宽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渠道;二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控机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换,提高价格调控的比重;三是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时刻关注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变化,建立防范风险的早发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机制。


第二,深化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利率、汇率是金融市场的主要价格体系,它们能否发挥信息集中反映、信息传递、行为激励、供求调节等功能,给市场参与者的投资选择、金融调控者的政策选择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对金融调控的科学性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深化利率形成机制改革,要弱化运用行政机制直接调控利率的情形,提高公司债券等金融产品向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开放的程度,给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以多元化的金融渠道选择权。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扩大汇率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使其成为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导性市场。


第三,建立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政策联动效应。一是要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支持,聚焦国家确定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如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战略等,确保这些领域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二是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三是要增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确保货币金融政策有效地支持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02


建立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构成。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产品的替代性、互补性和组合性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协调资金流动、价格波动、收益率制衡等作用,对金融实现高质量扩容提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加速发展各类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相关体制机制也日趋健全,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短板。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需要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优化资金结构和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一是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我国长期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势必引致企业杠杆率过高和金融风险的累积。化解这一风险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的比例,减轻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加强债券市场发展,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丰富债券品种,扩大债市规模,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提升债市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简化股票发行流程,提高市场效率,完善退市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中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二是优化资金结构。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短期资金充裕但长期资金、股权资金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资金严重不足。在培育中长期资金形成中,应鼓励居民增加中长期股权债权投资比重,减少对房地产和储蓄的依赖,优化个人资产结构;加大养老金的金融投资力度,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为市场提供长期资金;同时,吸引外资机构和境外主权基金等长期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市,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交易、结算、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市场的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优化金融监管方式,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监管政策和手段,确保金融市场监管的有效性。

03


打造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但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彼此间的分工协作存在着一些短板,既不利于发挥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也不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


要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服务的提质增效、产品创新、协同发展的能力,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必须细化分工、增强协作机制。一是不同类型银行要准确定位。大型银行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力量,更好地发挥“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在市场稳定和应对突发重大风险事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小银行应优化特色经营,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道路,通过深耕区域、客户和产业,发挥经营运作的活性和专业性,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需求。二是提升证券业的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一流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证券公司应持续提升其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销售交易及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的专业能力。三是加强保险业的基础保障功能,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的作用。在国家公共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市场化保险体系的发展,鼓励居民增加养老保险投入,适当提高税收递延型养老基金的免税额度。四是增强信托业资产管理受托服务功能、期货业的风险管理功能和基金业的融资支持功能,支持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的规范发展,优化小额贷款行业结构、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发展融资租赁、提升商业保理的专业水平。


在分工细化基础上,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可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展开。一是推动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活期存款之间的联结,在助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提高流动性资金的收益率。二是以金融产品、金融流程创新为抓手,推进多种金融机制协同运作。三是以多种金融机制协同展开资产管理,尤其是养老金等长期资产管理。四是组合运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机制,为实体企业、投资项目和公司并购等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04


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石。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程度的加深,以机构为主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防范风险的需要。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迈出了转变监管重心的步伐,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成为主要方式。这一转变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加全面地展开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对金融活动的全覆盖,因此,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中,要适应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展开,金融监管体系就必须持续完善和深化改革。一是构建全面完备的监管机制,有序推进金融监管创新,补齐金融监管短板,消除监管盲区,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快机构监管为主向行为监管为主的转变,做到金融活动的监管全覆盖。二是强化监管责任和协作,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明确各自职责基础上,加强协作,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三是坚持依法监管,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依法监管原则,提高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四是在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防止道德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五是金融监管要国际化,“强”金融只有在国际竞争和国际比较中才能显示,金融强国建设必然要求金融监管向国际金融领域延伸,在维护中国金融稳定运行的同时,维护国际金融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国际性传递。


05


形成多样化专业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多样化专业性,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程度的重要表现,也是度量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专业性不断提升。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55%,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2023年12月,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120万亿元,凸显了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方面的进展,资产管理也成为满足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的重要渠道。但不可否认,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种类和创新力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形成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应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取向,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一是创新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紧扣市场需求,开发更多创新性金融产品,特别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将资源更多向科技企业倾斜,支持科技创新,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支持环保项目和绿色企业的发展力度,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通过小额贷款、移动支付等方式,让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特别是对农村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在养老金融方面,发展面向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金融需求。在数字金融方面,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开发新的数字金融产品。二是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具有专业性、定制化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专业化的服务是基于金融服务人员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金融人才。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加快先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落地;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推进中国金融产品和服务标准国际化。


06


建成中国特色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金融基础设施主要由支付清算系统、中央托管机构、证券结算系统、中央对手方和交易数据库、会计审计准则、征信系统、反洗钱监测系统以及金融法律环境等构成,是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支付清算系统、征信和动产融资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支付清算系统看,境内支付清算系统的布局逐步完善优化,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央对手清算系统长足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征信功能持续增强,提高了信用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为动产融资领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支持。与此同时,相关制度建设加紧推进。2020年3月,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旨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2022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准入安排、运营要求及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和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的创新,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需要不断升级换代。一是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规划引领,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适度竞争,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对于跨越分业边界的重大事项,应协调各家监管部门权力界限,促进各监管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协作。二是运用自主性金融科技、数字技术(和量子技术)提高金融基础设施的业务效率和安全性。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监管在完善对运营机构监管的基础上,应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将监管视野扩展到包括硬件设施和技术平台在内的更广泛领域。三是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政策和业务标准应立足国情,加快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等国际准则接轨。在保证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和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保障金融安全,建成中国特色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