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5 作者: 尼古拉斯·拉迪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发展,40年间令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但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的前进脚步没那么明显了,很多西方专家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气喘吁吁的一个信号。
本文转自4月24日参考消息。
法国《快报》周刊网站4月22日发表对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的专访。题为《对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西方国家搞错了》。全文摘编如下: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发展,40年间令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但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的前进脚步没那么明显了,很多西方专家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气喘吁吁的一个信号。
然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并不同意这种悲观看法。他认为,很多专家都低估了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中国经济确实不再像1978年之后那样大步迈进,但“仍然拥有显著潜力可以令其赶上美国”。这位《国家反击:中国经济改革的终结?》一书的作者就此向《快报》周刊进行了解释。
《快报》周刊问:中国日前宣布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是5.3%,超出所有预期。这令您惊讶吗?
尼古拉斯·拉迪答:我比大多数中国分析家都更为乐观,对这一经济增长率并不感到意外。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经济比西方认为的要更具韧性。能有这一经济增长率是因为消费维持高位。与很多分析家的假设相反,消费者信心仍然很足。自新冠疫情结束以来,居民开支增长超过收入增长,自然而然储蓄率也在下降。这都证明消费者的乐观情绪。出于这些理由,我并不同意中国经济不稳的观点。
问:那么,如何解释西方2019年以来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呢?
答:要给你一个明确解释很难。然而,在专家的考虑中似乎消费者缺乏信心占据主流,并且不断被重复,最终很多人就接受了。这一说法也在一些民调中得到了支撑,似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我很怀疑这些民调的可靠性和相关解读。例如在美国,很多经济指标都向好,例如低失业率、通胀缓解或实际工资增加,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却呈现非常负面的结果。
问:可是,您自己也说中国经济状况自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初开始,与前30年相比恶化了?
答:1978年推出的经济改革计划,让中国对世界市场开放并大幅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非常快速的扩张。这种扩张对经济的贡献也非常明显,令生产力得到快速提升,让中国成为今天的经济和贸易大国。
尽管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我仍然相信中国拥有显著潜力可以赶上美国,中国有关部门要采取倾向于市场的经济政策。
西方国家把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搞错了。美国和欧洲应当接受,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角色将日益重要和关键。目前,美国的立场是采取所有手段尝试放缓中国经济增长,例如不让其得到尖端技术。我认为这种想法不但无效,而且会让我们远离现实主义战略——适应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