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宗义,张敬伟:阿富汗变天对中美台影响几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宗义  /  

刘宗义,张敬伟:阿富汗变天对中美台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1-08-26 作者: 刘宗义,张敬伟 

从今年4月14日拜登宣布所有美军计划撤离阿富汗,到8月15日塔利班攻入阿富汗首都重掌大权,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阿富汗局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国家已然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受采访者张敬伟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宗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本文刊于2021年8月24日拓尔思网察。


从今年4月14日拜登宣布所有美军计划撤离阿富汗,到8月15日塔利班攻入阿富汗首都重掌大权,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阿富汗局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国家已然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作为与阿富汗接壤的大国之一,中国又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美国耗时二十年却只是复刻了当年的“西贡时刻”,这会对美国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抛弃“盟友”阿富汗政府军的做法对台湾地区问题有何启示?



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一是美国将战略核心从“反恐”转为“亚太”,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中美关系或将更为微妙复杂。


明叔杂谈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减少在阿富汗的无谓消耗,集中精力对付中国。第一,美国预估阿富汗局势早晚会乱,最终将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阿富汗邻国带来强大的反恐压力;第二,美国一些人还在设想,诱导中国陷入到阿富汗乱局当中去,让中国犯下苏联、美国的同样错误,进而消耗中国的国力。


中时电子报汤绍成认为,美国原计划在塔利班掌权后再实施制裁,以便引发中亚与新疆的动荡,一方面可抽身专心对付中国与俄罗斯,进而地区动乱更可牵制中俄两国,双重获利,但如今失算,图穷匕见。


二是宗教狂热的塔利班或对新疆地区的长远稳定造成影响。


北美从事科研工作评论员于时语认为,所以尽管塔利班高层负责人巴拉达尔,最近在天津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时,保证“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阿领土做危害中国的事情”,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只会强化中亚地区的宗教势力和原教旨主义,对中国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长远稳定并无好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一个激进的塔利班政权,将让新疆激进宗教及分裂势力继续在阿富汗境内活动。


三是塔利班胜利影响巴基斯坦战略地位,巴的发展或将影响“一带一路”计划。


于时语认为,或许认为塔利班的胜利代表了巴基斯坦战略地位的改善,而巴国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中的重要盟友。但是这里更重要的问题,是巴基斯坦国家发展长远前景的持续恶化,很可能成为中国的沉重经济包袱。巴国军方的宗教化政策,其实是在巴国相对于印度的国家实力不断落后的无奈另择。塔利班的“复辟”,固然是华盛顿“反恐战争”的惨败,但是并不一定符合北京的长远利益。


四是阿富汗不再发生新的内战将为中美开辟新合作空间、携手稳定区域动荡提供可能性。


评论员王纬温认为,塔利班接手阿富汗控制权之际,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前天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批评美国仓促撤军对阿富汗局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同时也表示中国愿同美国沟通对话,促使阿富汗不再发生新的内战,为中美开辟新合作空间、携手稳定区域动荡提供可能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王毅与布林肯通话既展现中美合作姿态,也透露出美国的焦虑,希望联合相对有能力的国家参与阿富汗政治解决进程,“中国显然是美国考虑的一个重要参与方。整体看起来,美国一定程度上是有求于中国。王毅明显在告诉美国,希望在一些问题上中国来配合,就不能在很多其他方面遏制中国、针对中国。这里面有讨价还价的意味。”


阿富汗“变天”对台海局势的影响


一是美国抛弃阿富汗对台湾造成巨大影响,岛内唱衰之声又起。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匡宇认为,美国抛弃阿富汗对岛内的冲击是巨大的,而且这个影响将会不断发酵。虽然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家务事,而不是国际问题,不能跟阿富汗局势相提并论,但是阿富汗对美国的作用,确实跟台湾是非常接近的。美国如果在阿富汗制造动乱,会对中国西部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牵制,这跟美国在东南方向,通过台湾去制衡大陆的逻辑是一样的。


如果未来美国真的打算介入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冲突,那么它付出的代价会比在阿富汗付出的更多且难度更高。尽管现在的美台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热络”,但实际上非常脆弱。一旦两岸之间发生紧急事态,美国只会帮助台湾略作抵抗,甚至可能根本不会介入就直接舍弃台湾。


二是阿富汗是台湾的一面镜子,舆论围绕阿富汗局势以及“台湾是不是阿富汗”展开激烈争论。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教授汤绍成认为,蔡政府的国安团队面对阿富汗的变天,更应审慎评估美方在台海冲突时支持台湾的能力。阿富汗就是一面血淋淋的镜子。


《联合报》社论,美国在阿富汗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谓不巨大,但当拜登决定以“美国利益”为优先考量时,所有过去的努力和承诺都一夕“可割可弃”。那么,被美国当成“反中马前卒”的台湾,我们握有多少“不被出卖”的自主权?再看,那些接受美国羽翼七年的“甘尼们”,在真正的考验来临时,选择在第一时间逃之夭夭,还大言不惭地宣称逃亡是为了和平。这种品德的官员,蔡政府没有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认为,美方从喀布尔的撤离,应该成为一剂有效的清醒剂,让继续沉浸在“美援助成功”式的春秋大梦里的个体们,尽早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喀布尔仓皇撤离最大的意义,就是显示出了美式切割,建立在精细化的政治算计之上,所谓的美国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等,不说是纯粹的掩饰与包装,至少是居于政治算计之下的第二位的东西。


美国连关于阿富汗的承诺都无法兑现,对上一个当代中国这样持续成长的战略对手,其行为模式的总体趋势,应该也具有比较显著的可预测性。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台独”、“港独”来说,毫无疑问,到了一个要清醒清醒的关键时刻了。


三是“台独”势力故作镇定、自我壮胆。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民进党当局需要留最后一点清醒,各种做美梦的“台独”势力需要有能力醒来。从阿富汗事变中他们应当看懂,一旦台海爆发全面战争,台军的抵抗将按照以小时计的速度土崩瓦解,美军的驰援不会到来,民进党当局将很快投降,个别高官可能乘飞机逃跑。这样的局面将是笃定的。


民进党当局的最佳选择是别让局势走到战争爆发的那一步,为此他们需要改弦更张,对死抱美国大腿对抗大陆的路线做重大调整,以政治方式维护台海和平,而不是堕落成美国的战略棋子,最终承受战争爆发的恶果。


台湾《联合报》主笔室快评认为,美国一直是主导国际秩序,维护自身最大利益的美国,而台湾和那些被华府放弃的盟友一般,都有个极其依赖美国的政府。因为依赖,所以蔡英文说不出对阿富汗人的关怀,台湾流露同情就形同欧洲国家般,戳破拜登放弃人道责任的残忍;蔡英文也没立场谴责逃亡的政府要员,他们是美国纵容的贪污政客,和民进党一样靠美国执政。蔡英文除了静观后势,连反驳国际媒体自清绝非阿富汗都怕惹事。


敲响美国霸权衰落丧钟


一是美国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对国际声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从经济和国际影响层面而言,美国都承受了巨大损失。尽管长期驻阿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持续20年的漫长战争是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惯性使然,军工复合体也阻碍了美国尽早实现撤军目标,军费持续洒在阿富汗却连水花都看不到。


此外,阿富汗的“灾难性”撤军政策,不仅引发美国国内批评,更对其在同盟国之间的信誉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令美国的国际形象空前跌落,是美国国际形象的一次重大失败。


二是民主实验失败,美国所谓的“民主”价值观不敌神权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认为,美国抛弃阿富汗政府留下的创伤,也让支持美国的阿富汗政治势力和民众陷入绝望。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美国的民主试验并未给这些国家带来民主、自由和富强,只留下美国始乱终弃后的混乱甚至内战。正如“今日俄罗斯”所言,美国在阿富汗“史诗般的失败”表明,美国天真地相信它可以用所谓的民主、美元以及M16(步枪)来控制其他国家是错误的。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教授汤绍成认为,此次美国的溃败,再次证明所谓普世价值的局限性,否则美方培植阿国政府20年,民主的价值还是不敌当地神权的影响。

三是美国撤军就变成了仓皇败退,重现南越败逃 “西贡时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认为,拜登政府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其看来共和党的小布什政府发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包括奥巴马和特朗普在内的两位前总统都有撤军阿富汗的计划。但是,拜登作出了美国全部撤军的决定——如果撤军顺利,拜登就是这场失败战争的终结者而留下历史光环。现实却是,美国尚未完全撤军,塔利班就逼近喀布尔,美国撤军就变成了仓皇败退——宛如当年的从南越败逃的“西贡时刻”。


四是拜登政府面临危机,既要安抚北约盟友的怨怼,又要面临共和党和特朗普逼宫。


《星岛日报》社评认为,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批评拜登撤军“卤莽”,导致当地局势恶化,前总统特朗普更要求拜登辞职。拜登这一次严重错估阿富汗局势,撤军又撤得令美国人丢脸,难辞其咎,对共和党的猛攻,只能陷于苦战。拜登要安抚北约盟友的怨怼,若想领导西方对抗中俄,就先要安抚盟友这股怨气。


中国社科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吕祥表示,随着美国败走阿富汗,拜登的支持率继续下滑。8月7日至8月16日期间,净支持率创拜登上任近7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拜登在演讲中“甩锅”阿富汗前政府的行为也并不成功。民主党在过去几年积攒的优势已经被拜登在半年的时间里挥霍掉,明年的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会面临非常危险的局面。


塔利班2.0能否成功组建包容性政府?


一是塔利班正在为接掌全国政权、长期执政认真准备。


明叔杂谈认为,塔利班先后发布多项安民告知,稳定住政府派、稳定住国际社会、稳定住当地民众。这一系列做法,远远超出了一个美国口中“恐怖主义组织”拥有的战略性、政治性和纪律性,充分显示塔利班正在为接掌全国政权、长期执政认真准备。塔利班发言人甚至说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那段话:“我们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也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干涉阿富汗的内政。”


二是拒绝投降的政府军正准备抵抗塔利班,政权局势尚存动荡因素。


8月17日,有消息称,拒绝向塔利班投降的部分阿富汗政府军正在前往潘杰希尔省途中,准备与当地的武装力量一同抵抗塔利班。此前,阿富汗副总统阿姆鲁拉·萨利赫也表示,自己将留在阿富汗,并呼吁国民加入抵抗塔利班的行动。


此后就有消息称,萨利赫的部队从塔利班手中夺回了位于喀布尔以北的帕尔旺省省会恰里卡尔,双方目前正在潘杰希尔峡谷附近激战。但另有消息称,塔利班已重新控制恰里卡尔,此地连接着喀布尔与阿富汗北部最大城市马扎里沙里夫的战略公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认为,美军走了,阿富汗政府怂了,塔利班节节胜利,阿富汗迎来塔利班新时代?大势如此,但阿富汗政局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塔利班即使攻占喀布尔,并不意味着掌握阿富汗局势。若塔利班攻取喀布尔,组织起全国政府,将面临更严峻的内政外交挑战。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已放言不会承认塔利班军政府,还将面临国际制裁。


内政方面,塔利班还有可能面临阿富汗政府军的强势反扑。拥有空军和美国先进武器的30万阿富汗军警,虽然在和塔利班的遭遇战中节节败退。但是,若塔利班将其逼到生死关头,也可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三是阿富汗或将成为展现中美两种“国家建设”方略的竞技台。


明叔杂谈认为,从中国的角度看阿富汗“变天”,既有乐见美帝国主义失败的欣喜,也有深层次的担忧。阿富汗如果可以由乱入治,而中国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的话,阿富汗也可能成为展现中美两种“国家建设”方略的竞技台。


四是塔利班想巩固政权,政权接下来要完善组织体系,解决经济民生问题,发展农业和工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认为,塔利班是一个集中性和纪律性不太强的政治团体,对于塔利班来说,要实现许诺的政治目标的话,必须要把组织体系完善起来。过去20年来美国控制下的阿富汗政府,在经济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少进步。农业基本处于荒废状态,阿富汗有1/3的粮食需要依靠进口,才能养活人民。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工业以带动经济,阿富汗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蕴藏量最丰富的是铜矿和铁矿,数量之大足以令阿富汗成为世界上铜、铁生产大国,阿富汗有望在稳定下来后发展成全球矿产资源大国。此外,阿富汗塔利班要赢得外界的支持和承认,特别是周边国家支持,还有一些条件。比如,对中国来说希望同阿富汗和平共处,也不会干涉阿富汗的内政,但是阿富汗不能让“东突”分子利用阿富汗的土地,来对新疆形成威胁。


五是当下保障了女性权益,但对阿富汗女性来说,今后需要走的路依然漫长。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学博士张宏杰认为,这次塔利班重返卡塔尔后,保证称阿富汗女性将继续享有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平等权利,包括工作和受教育的权利。塔利班首场发布会也作出五大承诺,包括女性的权益、新政府的组建进程等。这些承诺究竟是能落实到位还是说只是一时应对外界的说辞,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可以想见,对阿富汗女性来说,今后需要走的路依然漫长。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