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额和投票权、治理结构、投融资政策等涉及各创始国切身利益问题,均是亚投行筹建和运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在刘宗义看来,亚投行筹建值得关注的第一个挑战是,要防止西方国家在世行和亚行失败的一些做法在亚投行延续。记者注意到,新西兰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但3月12日英国的申请才掀起西方国家加入热潮。很多国家宣称将确保亚投行在治理结构等方面采纳最佳标准。楼继伟3月22日表示,西方规则未必最佳,亚投行要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刘宗义系。本文刊于4月1日金融时报。
在3月3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后,亚投行筹建工作迈入新阶段。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将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出资额和投票权问题。除此之外,对比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章程,记者发现,还要确定宗旨、组织机构和投融资政策等。根据此前达成的时间表,各方将于今年年中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财政部网站显示,3月30日至31日,筹建亚投行第三次谈判代表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29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谈判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多边临时秘书处起草的《亚投行章程(草案)》修订稿进行讨论。会前,多边临时秘书处还就治理结构、环境和社会框架、采购政策等问题举行了研讨会。据悉,由于最终创始成员国数还没有最终确定,此次会议并没有涉及出资额和投票权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刘宗义3月31日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最近多国申请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中国出资额估计不会低于30%。亚投行决策方式是民主协商而非强行投票压制反对意见,初始可能主要投向创始成员国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对于亚投行筹建和运作过程中的挑战,他认为,亚洲国家和西方国家在规则标准方面存在分歧,要防止西方失败的做法延续下去。同时,如何选取一些见效快、效果好的项目以及亚投行信用评级问题,也需要考虑。
出资额和投票权是核心问题
虽然3月31日是截止日,但申请还需要两周时间征求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有媒体称,针对全体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下一轮工作会议正在筹备,预计探讨有关出资额、投票权问题。
根据去年10月份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财政部长楼继伟当时表示,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据报道,根据亚投行现有章程,亚投行投票权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亚洲区域内国家所占有的75%,另一部分是区域外非亚洲国家占有的25%。区域内国家的投票权将通过GDP、人口等一系列指标来决定。
刘宗义介绍,在出资额和投票权问题上,各国讨论可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域内75%、域外25%这一投票权分配,二是如何计算出资额与投票权关系,三是怎么计算GDP,依据现行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PPP)计算。
对于中国出资额和投票权问题,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是根据亚洲地区中经济的体量确定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是责任不是特权。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3月2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亚投行将按域内和域外划分其成员,随着成员国数量的逐步增加,每一个成员的股份比例都会相应下降。所谓中方寻求或放弃一票否决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
治理结构和投融资政策受关注
除了出资额和投票权,亚投行筹建还涉及众多问题。一是关于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标准问题。据报道,金立群在上述论坛上首次对亚投行“精干、廉洁、绿色”的核心理念进行了阐述,强调亚投行将是一个机构人员精干、对腐败零容忍、注重环境的具备新时代特色的多边开发机构。楼继伟多次表示,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包括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会参考现有多边机构做法,但摒弃一些比较官僚主义的特别繁琐的做法。刘宗义表示,理事、董事和行长等人选影响亚投行内部政策制定,各创始国将积极争取本国人员进入。
二是亚投行将采用怎样的融资模式,开始将侧重哪些地区和领域。金立群介绍,考虑基础设施资金的需要,正在和各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制定一系列贷款融资政策。亚投行融资方式将包括贷款、股权融资、加权投资,也会与商业银行、养老机构合作。在投资方面,刘宗义认为,多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亚投行,主要是国内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而资金短缺,因而亚投行一开始将在创始国中选择一些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但也会包括一些配套的教育培训等软件项目。
筹建和运作面临三大挑战
出资额和投票权、治理结构、投融资政策等涉及各创始国切身利益问题,均是亚投行筹建和运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在刘宗义看来,亚投行筹建值得关注的第一个挑战是,要防止西方国家在世行和亚行失败的一些做法在亚投行延续。记者注意到,新西兰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但3月12日英国的申请才掀起西方国家加入热潮。很多国家宣称将确保亚投行在治理结构等方面采纳最佳标准。楼继伟3月22日表示,西方规则未必最佳,亚投行要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西方标准把贷款融资跟政治、人权挂钩,在亚洲国家行不通,因此在章程制定中要寻求亚洲最佳方案。”刘宗义称。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选取一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好项目。金立群介绍,亚投行将以商业原则运行,投资项目必须有一定回报。刘宗义认为,亚投行要先选取见效快、效果好的项目,这样才会吸引更多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创始国项目多而亚投行启动资金有限情况下,为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最好投资一些国家间的项目。
第三个挑战是信用评级问题。目前,对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家评级的主要是美国机构。刘宗义担心,美国对亚投行态度比较模糊,由美国评级机构为亚投行评级可能存在问题。(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