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7 作者: 刘志勤
“美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5年前的“非典型性市场经济国家”蜕变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它的国内外经济外交政策,已经脱离了市场的两个轨道,即供与求的互为补充,基本失去了“市”与“场”的平衡。”
编者按:“美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5年前的“非典型性市场经济国家”蜕变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它的国内外经济外交政策,已经脱离了市场的两个轨道,即供与求的互为补充,基本失去了“市”与“场”的平衡。”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善哉贤话多”头条号发布评论文章指出。
在2019年时,我曾经写过一篇短评,题目是 “美国是个非典型性市场经济国家” ,在业内引发很大反响,许多国内外朋友表示很有同感。如今近5年过去了,美国是否发生积极的变化了呢,它是否采取必要,有针对性的改革了吗?让人们大失所望的是,美国并没有发生市场所期望的积极改变,也没有在促进国内市场经济方面做出有效努力,在国际市场上继续扮演着“经济经察”和“市场恶棍”的双重身份,给美国本身的经济,给国际市场的稳定健康继续造成新的破坏。
说实话,美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5年前的“非典型性市场经济国家”蜕变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它的国内外经济外交政策,已经脱离了市场的两个轨道,即供与求的互为补充,基本失去了“市”与“场”的平衡,而是痴迷于玩弄非市场手段的雕虫小技,靠阴谋诡计,敲诈抹黑等江湖手段,用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明抢暗夺等非市场模式,谋取非法暴利。人们期望的文明发财致富,斯文交易流动,被美国少数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有时甚至到了毫无廉耻的程度。
上述印象并不是无稽之谈,相反最近五年中,美国政客采取和玩弄的非市场经济手段,早已让世界不堪重负,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随便挑出几个实例,足可以证明美国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剥开了美国“假市场经济国家”的伪装。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上有明确标准,和国际共识。最主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否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前几年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完全是出于其政治目的。而美国的做法,恰恰提醒国际社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能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美国自己呢?原来很多从惯性思维习惯,一直认为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可是对比中国,世界发现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超过美国,美国早已让沦落为二流非市场经济体了。如果中国都不能算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几个国家敢标榜自己为市场经济国家,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美国的影响开始“关闭”市场,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低。
市场开放存在几个维度: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研发市场,资本市场,文化市场,传播市场等。
美国政客利用“国家安全”,几乎在上述各个市场都采取了超级严厉措施,打击限制,遏制阻挠中国企业的在美国的经营和开发。尤其是在金融,技术,人才,研发几个核心领域,美国的市场对中国几乎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如同臭名昭著的“芯片法”,“科技法”,“外国投资法”(法案名称再查)等,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政策规定,把美国市场之门紧紧关闭。美国最近出台数十个各种法案,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才,在世界引起巨大争议。
有的人可能会辩解说,美国的政策,市场只是对中国不利,不能算是市场没有开放。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的相关政策并不只是针对中国,而也包括欧洲不少美国盟友也被波及。特别是“芯片法”和“科技法”,和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特色的“中国议案”( China Initiate )和大规模补贴法案等都是世界首屈一指,创下多项反面世界纪录,都凸显出美国是如何狭隘小气,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国始终对盟友存有戒心,也并不会让盟友分享它的特有技术或研发成果。美国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所谓盟友。它对中国市场的封闭,在很多领域对其它国家也是如此,只是表面的强度和烈度有些区别。美国所标榜的“自由市场经济”,早已经名存实亡,早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摊贩了。
除了看市场开放程度之外,还要看对经济发展差异和贸易分歧的处理手段,可以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市场经济体。美国在处理经济纠纷和贸易分歧时,大多数不以国际法为标准,不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处理,而是依赖国内法,把国内法规凌驾于国家法之上,甚至用国内法代替国际法,对此霸道行径不以为耻,反而乐此不疲。最关键的是,美国在处置持不同意见者,或它不认为是志同道合的国家为了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就滥用“制裁”手段,力图压服对方,震慑其它,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这一切都没有丝毫的“市场手段”的影子,而都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一个依靠“制裁”维护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国家,决不能算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所做所为。
除此之外,一个国家的商品的流动程度特别是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也是衡量该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美国对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商品采取高额关税,严重限制了有关商品在美国的自由流通。动辄对其它国家产品扣上“过剩”的帽子,目的就是要限制它国商品,而实现保护其本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最奇葩的是,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创下世界之最,集中体现美国市场的保护主义多么严重。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根本还没有进入美国市场,它就如此失态,让世界看清了美国的“假市场经济国家”实质。因为,市场是最好的“法庭”,它有着自身的择优本能和淘汰劣势商品的机制。美国政府甚至不敢让市场来决定是否欢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就粗暴的把中国的相关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
这一切的一切,的的确确,真真实实的证明美国的市场不再是过去曾经有过的开放,包容,合作的自由市场,而已经堕落为“专制的,霸道的经济国家",不敢靠公平竞争,友好合作,互利共建发展经贸关系,而是依赖制裁,高关税,小院高墙来维持其经济优势,自然不能不能被看做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真的没有必要继续标榜自己是“市场经济国家”,它早已变质,变味,变性了。
在大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还能勉强看到许多国家在坚持着“市场经济”,市场力量是主导力量的努力。但是,随着美西方把市场手段政治化,就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远了。就目前的现实而言,要一个国家坚持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很难做到的,当外部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时,能够保持一颗正常的“市场芯”就很是难能可贵了。就整体市场经济发展来看,我们熟悉的,追求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被“场景经济”所取代。对供求关系发生促变的因素(或要素)是不断变化的“场景” ,由“场景”产生了“需求”,由需求产生了“市场”。如何处理好不断更新的“场景”,让市场顺势应变。目前被炒地火爆的“砸锅卖铁”现象,似乎就是一个“场景经济”的体现。
“场景经济”值得关注。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