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8 作者: 刘志勤
现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的中场,未来的发展依然处在“云雾缭绕”之中。而中国也处在百年不遇的大机遇之中,如何让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在惊涛骇浪中保持航向,绕过明石暗礁,安全地把14 亿中国人民带进繁荣,和平,统一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的伟大理想!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10月6日今日头条善哉贤话多。
现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的中场,未来的发展依然处在“云雾缭绕”之中。而中国也处在百年不遇的大机遇之中,如何让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在惊涛骇浪中保持航向,绕过明石暗礁,安全地把14 亿中国人民带进繁荣,和平,统一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的伟大理想!
中国经济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经历了无数次考验,终于练成了如今的一身本领和十足的韧性。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史,似乎找不到第二个国家,经历了中国所经历的磨难与曲折。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一帆风顺,也远不像西方一些政客们现在常吹嘘的他们一直欢迎和支持中国的开放。在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就收到西方市场的质疑和阻挠。中国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的改革,每一步都开放,都要和美国及其盟友进行反复较量。美国每年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审查都是对中国的反复敲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更是要过五关,斩六将,步步惊险,这个历练过程中的苦与乐,只有中国自己知道:为了挤进本来属于中国的位置,中国硬是花费了数十年光阴。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就是依靠中国特有的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险,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中国人民基本实现“小康”,完成了千年梦想 。中国的这个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最具伟大意义的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了,而且还在以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发展中。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好自己的经济,必须解决处理好我们面临的各种挑战。
和世界所有经济体一样,各国国情不同,各有各的优势和弱点,所以各国都采取不同的政策予以应对。我们常说,一切事物的发展,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目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各种危机四伏,中国的经济大盘与这些外部不利因素存在“时空交集”,会产生密集甚至感染的危险,所以我们的经济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被外界输入危机冲击的概率,中国的经济有“三怕”,做好相关防范,中国的发展便可万无一失,放心前行。
中国经济发展第一怕:“ 头脑发热”。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少的因为“头脑发热”而造成的困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求发展,求发达的热情高涨,少数干部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发烧膨胀,提出诸多不切实际,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口号和远景。事实证明,头脑发热是治国理政,发展民生和发展经济的大忌,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坚决做到“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科学地,稳妥地提出发展方针,脚踏实地,行稳而致远。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怕:“ 手伸太长”。手伸太长,是发展经济和发展企业的最大风险。这类的教训真是太多太惨痛了。最近不少大的公司,纷纷告急,出现违约的消息搅动市场,引发市场信心动荡。这些曾经的企业行业姣姣者,曾经是企业发展的灯塔和模仿。曾几何时,这些企业居然在短短几年内进入下旋状态,业绩连续下挫。有的干脆挂牌休市,让市场遭遇重大损失。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就是犯了一个“通病”:手伸的太长了。它们在完成资金积累之后,手就发痒,开始胡乱投资,特别是进入他们自身并不熟悉的领域,结果铩羽而归,不少企业亏的血本无归。他们的致命错误就是手伸太长,到处撒钱,真的以为钱能使鬼推磨,殊不知现在的“鬼”已经不是那个时代的“鬼”了,它们不仅骗你倾家荡产,弄不好还会让投资方赔上身家性命。
做企业就要安分守己,不可野心过度膨胀,最后落得鸡飞蛋打的悲惨境地。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怕,就怕 “ 脚步不稳”。脚踏实地,真心实意,是办好企业第一要素。绝不可此山还未登顶,就犯了“望着那山高”的毛病,随意改变发展方针,奔新的目标,结果是后功未立,前功已弃,里外皆失。这是“脚步不稳”的典型表现,对企业稳定发展危害极大。
其次是市场有个流言蜚语,或风吹草动,就干扰了企业主的信心,方向发生动摇,脚步出现紊乱,不知所措了。有的企业在创业初始,锚定一个产品独秀,如果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但是,往往在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出现波动时,经常动摇坚持下去的决心,不知往何处走。最要命的是有的企业经常“脚踩两三只船,不知何处是岸”,结果错过大好时光,得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果。
以上所说的“三怕”其实并不真的可怕,只要坚持听听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多多学习比较,克服“头脑发热”,“手伸太长”,和“脚步不稳”的毛病不是难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心”,就一定可以发现光明正大的发展道路。
未来道路依然充满希望与挑战,做企业的绝不可做“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汉。要知道,“天”就是“市场”,“地”就是亿万民众,消费者。对于这个“天与地”,企业要“怕”,要敬,要兢兢业业“服务(伺候)”,你一定会得到应得的回报。
如何应对当前的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无非是两条路:一是以不变应万变;二是万变不变其宗。各个国家,各个企业,都在考虑如何适应这个“变”字。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超出所有人的预期,这个变化的激烈强度和广度,不亚于当年苏联解体时的震动。这次俄乌冲突不仅仅是人们普遍理解的地缘政治冲突,从长远看,也是“地缘宗教冲突”,它将深刻改变欧洲和世界宗教势力格局。这种地缘宗教冲突在欧洲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不断改变着欧洲的权力版图。
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中国最需要关心的是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中国企业和民众珍惜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发展好了,国家经济稳定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定可以得到永续!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