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冲破西方“新闻封堵”,建立中国发声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志勤  /  

刘志勤:冲破西方“新闻封堵”,建立中国发声平台

发布时间:2021-06-11 作者: 刘志勤 

在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的媒体和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如何在国际上发声,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个讲话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是未来中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灯塔”一样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6月9日今日头条。



在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的媒体和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如何在国际上发声,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个讲话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是未来中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灯塔”一样的重要意义。


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的对中国进行全面“封堵”,“脱钩”。其中有贸易领域,大宗商品,高科技,人文交流,公司合作,中国投资,知识封堵等等,而最具有杀伤力的却是对中国实行的“新闻封堵”,和“新闻脱钩”。


美国带领的西方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新闻封堵”,“新闻脱钩”,造成了世界舆论界的混乱和变态,对中国形象造成严重的歪曲,对中国是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而且是心理层面的伤害尤其大。最近美国国内日益恶劣的对亚裔仇恨行为频发,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对中国实现的不平等“新闻封堵”,不让美国民众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不美国知识界了解中国的真相,却任由那些恶意抹黑中国的假新闻,谣言充斥市场,混淆视听,完全丑化扭曲中国的正面形象。


可是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媒体和电视新闻中,每天都有丰富,繁多的新闻报道,特别是有关美国的新闻更是首屈一指,关于科技创新,社会动态,科技发展,以及对中国的歪曲报道等,让绝大多数中国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在美国发生的一切,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几乎包罗万象。可是,来自中国的报道却少之又少,几乎成为稀罕物品。在美国的华人,要知道中国的信息,就得收听在美国允许落地的电视或网络新闻,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声音的传播。


由此可见,世界上吹嘘自己新闻自由的国家美国却成为最不自由的一个地方。它限制中国媒体和记者落地美国,限制签证,不让中国新闻同行自由报道中国实情,动不动扣上各种政治帽子,对中国的宣传行为“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制造一种“白色恐怖”氛围!


在中国和西方新闻传播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不透明现象,这是不正常的,对正常的国际交往十分有害,应当认真讨论给予解决。


我们或许在未来和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谈经贸合作时,必须加上“新闻平等互换”的内容。因为“新闻报道”也是一种产品,对促进社会和谐,解决经济发展难题,民众之间的互联互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最近西方少数媒体蓄意制造有关中国的假新闻和谣言,属于正常贸易中的“违禁品”,必须依照国际法给予必要制裁。让真,善,美,成为各国新闻同行的基本行为规范。


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新闻力量”,没有“新闻力量”的支撑,中国的真正发展,会遇到难以估计的阻力。


中国要培养庞大的外语人才,能够准确表达中国的关切和对国际事务的关切,这一点对于扩大中国影响力至关重要。


其次是推动智库发展,充实智库人才储备和议题设置能力。尤其要利用智库的桥梁作用,让中国智库走向国际,积极参与国际交往,互通信息,促进多边了解,有利于化解误会,提升合作水平。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增加中国的民间发声机会,给中国民众在国际舞台上介绍中国创造合适平台。没有来自人民的声音,是不能全面,客观,准确的展示中国形

象。


中国一定要努力突破西方对中国的“新闻封堵”和“新闻脱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影响一定要突破西方设立的重重屏障,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思想传达到世界各个角落。


一个“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一定先有一个“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人民 ”。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