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清明时节祷亡灵,全球同悼寄哀思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志勤  /  

刘志勤:清明时节祷亡灵,全球同悼寄哀思

发布时间:2021-04-04 作者: 刘志勤 

清明时节已到,中国人会利用这个时机踏青扫墓,为逝去的亲朋好友寄托哀思。这一段时间,许多家庭,社会团体都会用各种方法,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4月1日今日头条。


清明时节已到,中国人会利用这个时机踏青扫墓,为逝去的亲朋好友寄托哀思。这一段时间,许多家庭,社会团体都会用各种方法,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尤其不同。


今天是空军英雄王伟英勇牺牲20周年的纪念日,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时为捍卫中国的主权和尊严,献出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还要特别哀悼那些被新冠肺炎病毒夺取性命的中国公民,和世界上遭受新冠病毒侵害的各国民众。无论他们是欧洲人,美国人,非洲人,还是亚洲人,无论他们的肤色,我们都要给予同等的尊重与同情,他们的生命同等宝贵,让我们一起在清明时节在全世界向所有因新冠肺炎去世的亲人,朋友,同事,老人,孩子们表达我们最诚挚的哀思,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


正当全球民众集中精力抓经济复苏和合作抗疫之时,美国,加拿大,欧洲多地发生歧视,仇恨亚裔民众的恶劣事件,令正在清明时节的中国人民心情更加沉重。我们深切体会到,唯有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把今天的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们最喜欢用哀婉的诗句表达一种“清明精神”,就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泽。” 人们努力奋斗,无非就是希望得到一个“清洁明泽”的世界。


然而,当今的世界离“清洁明泽”相差甚远,有的地方甚至充满种族仇恨和民族歧视,人们的生活总是处于“欲断魂”的悲惨境地。


现在也是西方国家进入复活节的时节,其文化内涵与东方的“清明时节”有相同之处,从这一点历史文明交集来看,人类不分民族,不分宗教,总是有很多事物是互联互通的,是无法用人为的手段加以“割裂”,或强行“脱钩”,人类只有相亲相爱,相互支持,才能创造共同美好的未来。


最近几天,世界上并不太平。美国欧洲等联手打压中国的新疆棉花,力图把中国的纺织业挤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与此同时,美国纠集十三国对中国的新冠肺炎病毒溯源成果大放厥词。硬是在朗朗乾坤之下,给中国制造“连环套”,让中国疲于应对这些西方预先设计好的“地雷”。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之势,颇为悲壮。但这或许正是中国将要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


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险阻,总能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甲光向日”,就是我们现在纪念“”清明精神”的真实写照。


只要我们永不放弃,永远坚持,一定可以实现“清洁明泽”的新世界!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