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说“美国太会伪装”或许更准确 -- 也谈美国的“正面”与“反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志勤  /  

刘志勤:说“美国太会伪装”或许更准确 -- 也谈美国的“正面”与“反面”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 刘志勤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美国,如何看待美国?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27日观察者网。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美国,如何看待美国?


这个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炙热,完全是因为不少学者对当今的美国与他们心中长期期望的美国落差越来越大,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不平衡。


其实,当东方大国在热烈讨论美国的“今夕”故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依然我行我素,每天重复着相同的故事:你们说你们的,其实我一直没有变。我还是那个老牌的“美利坚”,是你们希望我们向你们希望的变化,而我们一点没有变。


这就是真正的现实,是真正的实际。


我们对美国的看法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的确展示了两个不太相同的看法。


一个群体是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我们可以称呼他们为“前浪”;另外一个群体则是八十年代后出生的群体,是一群了不起的“后浪”,无论是革命热情,工作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新精神,都是“前浪”们无法相比的。


正是这些“前浪”与“后浪”们对美国的了解与看法,存在着“时代烙印”,带有各种无法抛开的历史记忆。


例如,在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后浪”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享受”到一个“开放的美国”对中国表现出来的“有限友好”。当时的中国人民在经历多年的禁锢生活后,突然看到另一个世界的不同,有点“受宠若惊”之感,自然而然产生种种崇拜之心。有如当年进入大陆的港台歌手一样,他们受到超乎寻常的热烈欢迎。美国之于中国大陆,就如那些歌手一样,在刚刚开放的中国自然会受到各界的“盲目”接纳和模仿。


所以,美国在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后浪”人群中的形象基本是“正面”的,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 是“后浪”们对美国的基本画像。他们崇拜和羡慕美国的“一切”(几乎),被美国的光环照晃了眼。只看到美国的“善”,而忽略了美国的“恶”。


他们不太相信,美国的“行善”,背后一定是有大文章,别有用心的。


但是,在许多“前浪”们的心中,眼中,文字中,对美国的评价和感觉却要复杂,细腻的多。他们对美国的记忆多数存在“帝国主义”的印记,和其时时与中国作对的行为。特别是朝鲜战争,制造台湾海峡危机,和长达二十多年的对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封锁,封堵,大大拖后了中国迅速发展的速度。所以,“前浪”们对美国并没有那么多“正面”印象,也是常理。因为,历史并没有忘记给人类留下足够的记忆:美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正面”过。


我们所说的“正面”,是指美国展示的“正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但是,美国展示出它的“正义”了吗?基本没有啊!就说美国在二次大战中的作用吧,美国不是唯一“领导”了二次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相反,美国在欧洲大战开始时基本袖手旁观,它的暧昧态度助长了德日战争狂人的冒死行动。英国求助美国多次出兵救援,都没有成果。美国最终参战也是被逼无奈。但是不管如何,公平的说,美国的参战加快了德日法西斯的失败步伐,为全球的和平做出历史性贡献。但是美国和几个西方国家现在居然胆大妄为,全盘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功劳,无非是把美国推上二战唯一领导者的位置,掠夺二战胜利成果。这个做法再次证明美国真的没有什么“正面”的角色可以扮演,它总是被本性所驱,担任着历史的“反面”角色,令人叹息不已。


其实,现在美国的各种抗疫运动,以及所发生的对“历史的清算”,都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虚伪而善于伪装的美国。


美国推介给全世界一个经典格言就是要“讲好美国故事”。美国政客,智库们依靠会编,会讲故事的能力,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听的如痴如醉,神志不清,很快就被迷迷糊糊的带到“美国幻觉”之中。待清醒过来时,一切为时已晚。苏联解体,东欧国家“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都是“美国故事”引诱的成功范例。


中国的“后浪”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恰逢美国需要用稳定中国对付苏联的威胁,对中国表现出很大善意和灵活性。苏联解体后的九十年代,美国自信满满,可以用对付苏联的方式在思想领域化解中国的思想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的终结”。所以在经济发展领域给中国松绑,制造了一定宽松的国际环境,让中国经济改善,人民自然会“感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恩赐。但是,即使在八九十年代中,美国在核心利益上,不断挑战中国底线的做法从未停止,所以才有南海撞机,轰炸中国大使馆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个阶段并不是美国彻底改变了它的本性, 本意,而是中国自己改变了对美国的认识和态度,也有利于建立起美国的“正面形象”。


谁都知道,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没有改变它的“太上皇”做派,在全世界处处指手画脚,干涉他国事务。特朗普总统的行事特点就是“宁愿他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违背他的意志。”这个做法,让美国彻底撕下了“正面”的伪装,露出他的真实面目。


美国的“反面”更多于“正面”。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而已。


美国曾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被广大中国民众所探索,研究。因为人们追求新的事物,新的潮流,属于本能和本性的驱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爱好会变得成熟,又会去追求更新的思潮。


中国社会的“前浪”与“后浪”们对美国的看法有一点是共同的,一致的,就是美国的“强大”。美国科技发达,善于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有美国的特别贡献。


没有人真正希望美国的衰落,但是都希望美国能够变得“讲道理”。如果美国开始讲道理了,世界一定会变得“清静”和平许多。


其实,害死美国的不是别的,而是美国的“选举制”。当今美国的“选举制度”大大落后于社会发展。现在可以看到,绝对两党制如美国的竞选,最终都会演变成两个对立,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才有可能获胜的“对打”搏斗,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美国的选举分裂美国族群,分裂了政治和社会道德。同时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甚至动乱。试想,如果美国未来的选举引进第三党派参与,规定任何政府必须由两个以上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执政,美国将会避免如此大的内耗。不少的欧洲国家就是利用第三党派作为平衡,实现国家和政府的最大稳定,能够真正代表大多数民众的意愿。


但是美国的政客和社会似乎没有意识到相关改革的必要性,所以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只要美国坚持目前的两党选举,不仅会继续分裂美国内部,而且它的溢出效应,对国际社会的破坏,是每次美国大选都要产生的“衍生品”。令世人厌恶。


美国的种族仇恨政策再次让世界民众冷静思考和看待美国的“正反两面” ,既要消除不必要的迷信,也要避免过度的失望,因为美国的变革毕竟要由美国人自己去解决。我们要做到就是管好自己的国家,让民众过上安心舒适的生活,不必随着美国的曲子跳舞,与美国保持必要的,安全的“社交距离”,不受美国负面影响和感染新的"政治病毒",坚定建成发我们的小康社会。(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Twitter:RDCY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