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5 作者: 刘志勤
中国要尽最大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国际资本的“吸铁石”,成为吸引外国企业落户的 “ 磁铁 ”,和 “ 磁场”,就必须不断的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让所有外国企业和投资者一旦落地中国,就会”患”上 “乐不思蜀”,不愿离开的 “ 毛病 ”。这不是说,中国的一切已经十全十美,不需要改变。而正是因为世界看到中国在不断的改进和改变中,如何改造着世界。正是中国勇于改革的努力,才赢得“安心”与“放心”的好口碑。
本文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2月3日今日头条。
“春天好”!
今天是“立春”的好日子,在中国今天的日子预示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好景象。尽管世界依然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人们对春天的美好期望是鼓舞各国团结一致,迎接新春的到来和相应的挑战!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对社会结构产生的破坏力,给人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增添了浓浓的阴影。全世界都民众都把眼光集中到疫苗身上,期望疫苗能够成为“救世主”,成为落入深水中苦苦挣扎人群的“救生艇”。
但是,疫情和疫苗之间的搏斗刚刚开始,许多国家在疫苗接种与效果的争论中步步谨小慎微,希望与担心同时搅动着社会的神经。有一点共识是真实的,那就是”要彻底战胜疫情,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国际社会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担心疫情会卷土重来,更担心疫苗研发跟不上病毒的变异。
在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人们期盼各国之间能够加强合作,抛弃一切纷争,集中精力,尽心尽意的投入到防疫,抗疫,战疫的涉及人类生死存亡的搏斗之中。
中国古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最终一定可以战胜新冠病毒。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各国努力提升经济实力,把疫情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
如何实现抗疫与经济发展两不误的目标,我们应当执行“ 在开放中循环,在循环中开放”的政策,可以掌握政策的主动和经济发展的主脉搏,完美的实现疫情下的经济中高速发展。
为了实现“开放中循环”的目标,中国政府最近推出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极大的提升了市场的信心,让国际投资家和企业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了比较清晰,安心和放心的预期。这些条件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讲,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由于新冠病毒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少数发达国家政策存在的不确定性,现在的世界依然充满了让人“不安心”,“不放心”的因素。这种威胁的存在,对国际市场的心理和政策稳定,可持续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纵观世界大势,唯一能够满足让市场同时都“安心”,与“放心”的经济体只有中国。
中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把中国建成一个让国际投资者“安心”和“放心”的理想高地。
现在可以说,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一个国家能否成为让投资者感到“安心”和“放心”的市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政治稳定,政策恒定,政府诚信。满足这三条,这个国家的市场一定是让人“安心”和“放心”的经济体制。
为了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更加“放心”,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健全了符合国际期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最大的耐心和最重要的关切,处理国际投资者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所拥有的各项权益。让国际投资者对自己的权益会受到中国用户的细心呵护坚信不疑,因而极大的鼓舞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中国的热情与积极性。
“ 在循环中开放”,既可以激活“循环”,又可以促进“开放”。两个数字可以证明这两者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0年每一天在中国设立机构和企业的外国投资者达到100家。去年流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目的地。这两个数据,生动有力的证明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市场安全,已经达到让国际资本“安心”和“放心”的高度,使得中国在现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时成为安定阀!
中国要尽最大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国际资本的“吸铁石”,成为吸引外国企业落户的 “ 磁铁 ”,和 “ 磁场”,就必须不断的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让所有外国企业和投资者一旦落地中国,就会”患”上 “乐不思蜀”,不愿离开的 “ 毛病 ”。这不是说,中国的一切已经十全十美,不需要改变。而正是因为世界看到中国在不断的改进和改变中,如何改造着世界。正是中国勇于改革的努力,才赢得“安心”与“放心”的好口碑。
这对世界和中国都是“ 全赢 ”的最好选择。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