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可惜了,失去多么好的一次公关机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志勤  /  

刘志勤:可惜了,失去多么好的一次公关机会

发布时间:2023-08-22 作者: 刘志勤 

统计结果中出现不同意见完全属于正常现象,问题的核心是用什么方法纠错,矫正,是公开讨论,还是回避掩饰,决定了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生命力。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8月18日“善哉贤话多”头条号。


image.png


统计结果中出现不同意见完全属于正常现象,问题的核心是用什么方法纠错,矫正,是公开讨论,还是回避掩饰,决定了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生命力。


本文字数约1580字,阅读需要2分钟。


国家统计局宣布暂停公布有关年轻人就业的相关统计数据的消息,引发舆情关注。人们关心这个决定,以及后续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国家统计局的决定,自有其理由,相信在公布之前也做过严密考证,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做出的决定。这个决定无论是出于“必须”,还是出于“无奈”,或是出于“难言”,对社会,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的冲击都不可不视 ,认真研究相关反应,找出最佳应对措施,需要更细致更深入更完整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来这是一次极好的政府公关的机会,是一次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交流的极佳时机,可惜的是,有关部门未能正面面对质疑,相反却采取了最不可取的做法:简单而略显“粗犷”的方式:不做了,为了息事宁人,不做为好,实践了“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的无奈。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聪明和有效的做法:与其回避,不如直接面对,效果会大不一样。


如果有关部门主动召开相关机构,大学研究界,社会各界,包括普通民众,公开介绍迄今为止所采取的统计方法,让大家讨论,共议这些方法的特点,缺点,一定会找到更适合中国市场和中国社会所需要的统计方法,真正了解年轻群体中的就业实况,以便做出准确判断,制定相关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我们都知道,统计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和缺少的力量,对于社会稳定,制定政策,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布都会具有“导向性(导航)”作用。正因为如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成为统计的生命线,是需要和必须守住的底线。


统计本身是个复杂系统,是个综合性和技术性都极强的科学。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让统计保持特有的独立性,不受外界人为干扰,力求统计的公正,公开和公信。而统计领域也成为各种力量试图施加影响的场所,而限于不必要的纷争之中,特别是美西方的选举文化,导致统计成为政客和政党利用的工具,让统计的客观蒙受灰尘和污染。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中国统计也经历了各种考验,越来越成熟完善,比较好的完成了作为统计应当完成的使命。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采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经纬做出各自领域的研究。对于许多国际研究界人士而言,中国的统计是他们最信赖和依赖的数据源,享有很高的信誉。这个信任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加倍珍惜,保护。


中国要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就绝对离不开中国的统计界的贡献,没有中国的统计界努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注定不会平坦和安全。


统计结果中出现不同意见完全属于正常现象,问题的核心是用什么方法纠错,矫正,是公开讨论,还是回避掩饰,决定了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生命力。而维护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前提只能是做到“实事求是”和“两个相信”:


“ 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也是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不能有丝毫动摇。


真正做到“相信群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机关,有的政府部门,在“相信群众”还是“相信网络信息”,和“相信自己”的三者之间一直摇摆不定。更有甚者,有的干部早已经不把“群众意见”,“群众呼声”放在心上,总因为自己比群众更高明,更聪明,而听不进不同意见。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力求纠正和改变在制定政策时忽视群众意见,和市场实际而做出的违背市场规律,违背民生民意,脱离实际的政策法规,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建议有关部门借此机会,大兴调查研究和公开讨论的作风,集思广益,实现上层,中层和基层之间的直线贯通,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拥护,会让统计工作成为人们最可信赖的伙伴和朋友。


不放弃任何一次可以与群众,社会开展之间交流的机会,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充满活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