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英:中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刘英:中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地

发布时间:2023-06-30 作者: 刘英 

中国与中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转自2023年6月28日新理财


image.png


中国与中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3年9月,正是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获得中亚五国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开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之路。同一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通过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与中亚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峰会签署百余项合作协议,对中国与中亚合作提质升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里程碑式意义。


中亚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显著


从区位来看,作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的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处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在地理位置上居于核心要道,中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凸显。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中亚是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被喻为陆地文明的“世界岛”,强调其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开行近7万列、连接亚欧的中欧班列多数途经中亚国家,作为连接亚欧大市场的必由之路,中亚是关键枢纽地。


从战略来看,布热津斯基和亨廷顿作为两位当代美国战略大师,从地缘政治与宗教文明角度不断警告美国政治家—“千万不能逼迫中俄伊形成事实上的联盟”。而中国—中亚合作机制的建立,实际上强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形成互联互通新格局,并且与日益扩围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紧密结合。乌克兰危机加上美欧制裁将俄罗斯完全倒向东方。


从地缘来看,在中国的调和下,已加入上合组织的伊朗和沙特摒弃前嫌、拍手言和。而逃离了阿富汗并试图与中国脱钩断链、全方位制裁俄罗斯、与伊朗全面为敌的美国已经失去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战略优势。


从历史来看,中亚因其中心地理位置长期扮演着联系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桥梁的角色,历史上就与中国在商贸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古代中国连接地中海各国的多条丝绸之路几乎都横穿中亚地区,如今更是多数中欧班列的必经之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都竞相与中亚交好。而中亚向东延伸经过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东部连云港市入海,向西至荷兰鹿特丹的第二欧亚大陆桥,自古以来拥有非常重大的地缘战略意义。


加强政策沟通,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中亚五国分别就“一带一路”与各国的发展规划密切沟通和对接合作,通过加强与中亚五国的政策沟通,特别是通过中国—中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互通,中亚通过经济走廊连接沿海,寻找到出海口,延展了中亚与欧亚各国互联互通的新网络,拓展了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新空间。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开启了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将“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哈萨克斯坦的以首都为核心的辐射状互联互通交通网络紧密对接合作。中哈两国设立了20亿美元的国际产能合作基金,建立了中哈物流园、跨境经济合作区,极大提升了两国的物流通关效率;同时加强钢铁、化工等产业合作力度,中国帮助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国际能源金融中心。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将“一带一路”与“复兴古丝绸之路”紧密对接合作。古代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更是繁荣之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致力于“复兴古丝绸之路”的土库曼斯坦决定在全国建设新的公路、铁路干线以及港口和桥梁,不仅如此,还兴建地下油气管网。土库曼斯坦还将同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以促进古丝绸之路的复兴。


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光明之路”抑或“复兴古丝绸之路”,都是在相互平等、互信互认、相互尊重的原则上把亚洲和欧洲连接起来,秉持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过促进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强化各国的经济建设与务实合作,推进各国共同建立开放包容的世界,推进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带一路”不仅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让各国紧密连接,加强了各国硬联通,而且加强了各国规则标准和人们的软联通和心联通,具有更为重要和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


产业合作、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关键


中国—中亚合作机制的建立,强化“一带一路”连接欧亚大陆,中亚凸显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中国—中亚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的加速,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发展水平。


(一)强化基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水平


连接欧亚数十个国家200多座城市的中欧班列开行近7万列,其中近八成途径中亚。运输时长只有海运的1/3、运费低于空运的中欧班列,开启了路上交通新时代,缩短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流通周期。中欧班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是货物运输的钢铁驼队,也是生命的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等六大经济走廊超过2/3都经过中亚,中亚成为欧亚大市场的重要枢纽地带。中国—中亚机制提出加强中国—中亚的公路铁路等新老基建及互联互通,为加强中国—中亚经贸投资合作,特别是经贸产业合作提供巨大机遇。中欧班列、中吉乌公路以及相关新老基建的建设,预计投资60亿美元的中吉乌铁路可行性研究完成,该铁路一旦建成将成为链接中国与欧洲、中东最短的货运路线,畅通欧亚通道,对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中亚区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开放和高效注入新动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可降成本10%。中国—中亚合作机制将加速设施联通,加快经济走廊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生产效率。


(二)中国与中亚资源强强联合,产业优势互补


为中国与中亚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动力。中亚与中国的新疆等地资源储备丰富。从能源上看,不仅中国新疆富含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与矿产储备,具备太阳能、风能等丰富的新能源、新材料储备,中亚地区也具备丰富的能源矿产储备。中亚及里海地区石油储量在1500亿—20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20%左右,探明天然气储量近8万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哈萨克斯坦铀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土库曼斯坦则素有“中亚科威特”的美誉,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位;乌兹别克斯坦黄金储量更是排在世界第四位。


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除了地上的公路、铁路连接之外,地下密集的油气管网连接中国—中亚,西气东输的线路向西延伸经由哈萨克斯坦至土库曼斯坦。


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大,开辟经贸合作新路径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是中国—中亚合作的关键


中国与中亚是重要经贸投资伙伴,基建发展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带动跨境电商发展,拓展了经贸发展新平台。中国—中亚峰会提出加强中国—中亚的电子商务合作、数字贸易合作。中国—中亚签署了产业投资合作、经贸合作、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农业部长会议机制、实业家委员会等九份多边合作文件,这必将从机制安排上拓展和提升中国—中亚经贸投资合作的规模与水平。


经过31年的合作与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百余倍。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十年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高达150亿美元,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平稳,中国已经成为中亚五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中亚进口结构相较出口更为多元且结构稳定。16大类机械与电子产品是中亚多年以来主要进口产品,进口额2021年就突破了200亿美元。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近二十年来中亚以第5大类矿产品作为出口主要品类,几乎占到其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另一半是植物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珠宝、贵金属及贱金属。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有力提升中亚各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助于改善中亚五国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单一的现状。


(二)强化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在资金融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大。不仅有注册资金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的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以及商业性金融的支持与安排,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形成的2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推动中哈产业合作从传统行业到数字经济行业发展。中国帮助哈萨克斯坦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国与世界银行、亚投行、亚开行等国际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中亚发展。


金融的合力支持,对于促进中国—中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亚作为欧亚重要走廊,其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都需要资金支持,中国通过各种形式给予中亚提供的增量资金推动中亚数字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福祉的提升。中国与中亚资金融通还存在资金缺口,在本币合作方面还有发展潜力,在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领域前景广阔。


(三)加强资金融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潜力大


中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亚拥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中国与中亚相互发挥优势互补。作为联通欧洲的必经之路,近八成的中欧班列途经欧洲,在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都有合作机遇,在能源金融领域、产业金融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与前景。甚至在伊斯兰金融方面也可以考虑探索研究。


在当下美联储加息利率抬升5%以上的情况下,去美元化在全球多地加速,在中亚地区使用本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空间。中国与中亚之间可密切加强金融合作、货币合作、监管合作,推动中国与中亚经贸金融深入合作,防控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


中国与中亚合作需要从机制建设到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国际能源合作中心、资本市场的支持等拓展平台,通过区域和中国—中亚的金融合作平台来提供投融资各种资金的支持,并化解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目前的债务问题缘起美联储连续加息,水涨船高抬升各国外债水平,这对外储不多外债抬升的发展中国家冲击更大。中国与中亚国家坚持“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坚持“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框架,而且中国与中亚加强沟通合作。中国—中亚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有效解决债务问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本币进行结算。


中国与中亚合作机制为合作夯实新平台


(一)中国与中亚强化机制建设和合作政策框架


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并建立了外交、经贸、产业与投资、农业、交通、教育、海关七大部长级会议机制,能源、应急、政党合作机制;建立了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中国—中亚智库、电子商务等近十个对话机制,并通过在中国设立秘书处,推动中国—中亚各层级的对接合作。《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重磅发布,包含中国—中亚会晤机制、经贸、交通、基建、能源合作等五十四项主要合作共识倡议。中国与中亚达成《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六份双多边文件,签署百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中方提出了“四点主张”“四个坚持”“八点建议”,新时代以来首次完整、全面、集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对中亚的外交政策。“八点建议”则从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对加强中国—中亚合作作出部署。


(二)中国与中亚发展战略对接,共建命运共同体


中亚堪称欧亚的核心,是“一带一路”核心枢纽。“一带一路”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战略对接与合作,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新路径。中亚五国高度认同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中国与中亚以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为契机,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起点,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吉尔吉斯斯坦“2026年前国家发展纲要”、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复兴古丝绸之路”战略、乌兹别克斯坦“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的中亚五国倡议与发展战略对接合作。通过加强中国与中亚的发展战略更加密切对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的加强,通过深化产业、经贸、投资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开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中国与中亚合作的重点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更包括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材料,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慧丝绸之路,建设减贫之路、文明之路、创新之路、繁荣之路等成为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新空间、新引擎。


中国与中亚合作机制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获得中亚五国的鼎力支持,中国—中亚峰会提出的三个共同体与三大全球倡议遥相呼应,分别指向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