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专家谈中国如何实现下半年GDP5%左右增长目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专家谈中国如何实现下半年GDP5%左右增长目标

发布时间:2024-08-07 作者: 刘英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刘英认为,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她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实现5%的增长,在这一基数之上,下半年将不只是加大政策面的供给,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全面促增长的政策落地生效发挥作用。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本文转自8月6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image.png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将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实现GDP5%左右增长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改革的红利、政策的发力、体制机制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刘英认为,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她说:


“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实现5%的增长,在这一基数之上,下半年将不只是加大政策面的供给,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全面促增长的政策落地生效发挥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红利的释放促进增长,全面推进三中全会《决定》60条深化改革落地,包括针对房地产在内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落地后产生的实质效应,预计也将在下半年逐步有所体现。考虑到此次经济会议是在三中全会后召开,我认为下半年不仅是政策的发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聚焦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各种创新上。从这一角度来看,政策发力与市场给力,下半年实现GDP5%左右增长目标一定是能够实现的。”


本次会议肯定了今年以来的成绩,指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会议也分析了目前的最新形势,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中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刘英表示:“就如何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而言,除了上述所谈到的上半年打下较好基础外,会议也提到了外部风险挑战和内部部分有效需求不足的客观事实。这也意味着,在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全年GDP增长5%的目标,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与世界和平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实现稳健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政策的发力,体制机制改革的红利,从体制机制的保障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刘英解释道:“第一,政策的发力。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抑或产业政策都在发力,上半年货币政策就多次降准降息。而且央行还创设了保障房再贷款等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实际上是货币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一个相对长期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因为当下中国的物价稳定,为货币政策发力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可以说这是中国货币政策与欧美货币政策空间不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宏观政策还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认为此次的亮点在于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结构问题。换言之,中央把更多的财权划分给地方,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去用于发展经济,包括促进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贸易。”


她说,从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够看出,下半年为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宏观政策基础。此外,她还指出宏观政策一致性的重要性:


“当然,宏观政策还包括政策一致性的问题。这种一致性不仅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有效配合,也包括与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科技政策、区域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协同发力,且这种发力都是朝着促进增长的方向去发力。我认为这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刘英认为,第二点是体制机制改革红利,三中全会公报特别强调了改革方向的“七个聚焦”,第一条就是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她说:“这其中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以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等五大关系。而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关键是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让价值规律内在的看不见的这只手来发挥促进作用。另外一只无形的手则是政府了,政府要发挥好守夜人角色,即当市场不能发挥好作用时,或者在公共产品领域需要政府有效发力的时候,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能够去协调配合来促进经济高水平增长。”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刘英表示,从体制机制的保障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让5%的增长不仅局限在数量增长,也体现出质量提升。


她强调:“过去谈及新质生产力主要是围绕着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而三中全会则从体制机制的保障层面确保发展新质生产力,毕竟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确保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符合新质生产力,如此以来才能够实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转换的增长态势,让5%的增长不仅局限在数量增长,也体现出质量提升。”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