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1 作者: 刘英
对于此次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迅速打出反制组合拳。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中国采取的系列反制措施将起到警示作用,并向美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美国再挑起事端,中国将有更多的措施进行响应,此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反制措施将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迫使美国在贸易等问题上更加谨慎和理性。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转自2月5日香港文汇报。
对于此次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迅速打出反制组合拳。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中国采取的系列反制措施将起到警示作用,并向美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美国再挑起事端,中国将有更多的措施进行响应,此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反制措施将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迫使美国在贸易等问题上更加谨慎和理性。
刘英对香港文汇报指出,美国的「小院高墙」越垒越高,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在不断调整。与原先的单一关税反制不同,中国此次的反制措施涉及科技、实体、原材料等多个领域,更加成熟、系统且全面。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方面的成熟与系统性。
精准出击 触及美痛点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客观讲,特朗普1.0时代发起贸易战时,中国应对起来还比较「吃力」,因为那时对美国核心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但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掣肘越来越弱,中国目前对美国的依存度相对而言并不算高。
在关税反制上,白明指出,相对于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关税,中国采取了相对集中且差异化的加征关税策略,彰显出中国反制措施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根据加征关税附件,中方加征关税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煤炭、天然气、原油等传统能源产品上,这种选择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准出击。他提到,特朗普十分重视发展传统能源产业,因此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能更有效地触及美国的痛点。这种「打蛇打七寸」的策略,显示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精准打击能力。
展望未来,刘英指出,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因此下一步可以通过加大调整国内生产和消费结构,有效减轻出口依赖带来的压力。比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激发内需市场的活力。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