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英国最大的错误是颠倒了解决经济危机和疫情危机的顺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罗思义  /  

英国最大的错误是颠倒了解决经济危机和疫情危机的顺序

发布时间:2020-08-17 作者: 罗思义 

最近人们才意识到,疫情的控制和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交换关系,因为要解决经济危机,只有先解决健康危机,并没有其他的可选项。中国从很早就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

罗思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来自8月15日新浪财经。


最近人们才意识到,疫情的控制和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交换关系,因为要解决经济危机,只有先解决健康危机,并没有其他的可选项。中国从很早就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


罗思义(John Ross)对我说,在对待疫情这件事情上,英国政府做错了,这并不是一个主观判断,而是客观事实。


罗思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在过去数年,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中国,对于中国和全球经济都颇有研究。现在他在伦敦,我在日内瓦,我们视频叙旧了一番后,谈到英政府在此次对待疫情中的战略。我说得很委婉,提到对此次英国政府最初对待疫情的解决方案有些异议,好在之后看到英政府做了些有益控制疫情的必要调整。


未曾想罗思义的回答如此直接。


作为佐证,他说,按疫情导致的死亡率计算,英国每百万人中有688人死亡,在欧洲只有比利时做的更差。现在西班牙在西欧的新冠确诊案例最高,但英国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假期结束,新冠归来——这似乎已经成为欧洲的现状。根据欧洲疾病防控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8月12日的统计数字,在过去14天,每10万人中,西班牙的确诊比例最高,达到98人,远高于法国的30.4,以及英国的18.2。同期的死亡人数英国最高,每10万人的死亡比例达到1,远高于西班牙的0.3。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先从最新的时事热点说起。


这次我俩的聊天时间节点很有趣:英国在前一天晚上忽然宣布要对法国和荷兰入境英国的旅客和居民施行14天强制隔离。具体说来,凡是在周六(今日)凌晨4点之后入境英国的,都需要强制“自我隔离”14天。算上之前“拉黑”的卢森堡,西班牙和比利时,英吉利海峡对面的五个欧盟邻国已经全部被英国重新拉入回国隔离的黑名单中。


“你怎么看?”我问罗思义。


“做任何形式的控制都比什么都不做的好,但是,从一个月之前才开始忽然对海外归来的英国人要施行所有的隔离政策,政策出台太晚,而且基本不可能实际推行。”罗思义又是一针见血。


虽然之前早就传闻,但如同7月底突如其来的宣布将西班牙重新拉回隔离黑名单,这一次英国的决定同样来得突然——因为目前有50万英国人正在法国度假,这些人在返回英国时都将需要自我隔离14天,而不是立即回到工作生活中。


50万英国人在法国度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为了在周六凌晨4点之前赶回英国,很多在法国旅行的英国人临时订票。可就在英国政府宣布这项新禁令之后,一张巴黎飞伦敦的机票瞬间从100英镑涨至400英镑,还一票难求,因为大家都在很绝望的找机票回国。”罗思义坦言。


昨日(周五)在与罗思义聊天之后,我也查了一下英航航班,一张从巴黎到伦敦的经济舱票价也依然在400欧元以上,而且几近售罄。在禁令之后,价格继续回到70欧元左右的价位。


在罗思义看来,这种政策的反复让市民更为困惑,“政府先是鼓励大家出国度假,也列出了’安全’的国家,可是刚出门就被滞留在海外回不了国门,或者说回国要被隔离。”


“以后还会有人敢出国度假么?”罗思义说。


其实我更好奇这种大部分靠自觉的“自我隔离”如何施行。


按罗思义的理解,这种“自我隔离”的实施效力很难保证,因为并没有专门的团队去监控人们在从海外回到英国之后,是不是自觉施行了自我隔离。而隔离这种事不可能完全靠“自愿”来实现——可想而知,有很多人会因此丢掉工作。


英国此次将五大邻国都拉入了黑名单,也的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英国本国的疫情开始反弹,欧洲大陆的邻国同样如此。西班牙和法国的疫情形势都不容乐观,也怪不得英国下了这道紧急禁令。


在过去3周,确诊案例几乎翻番。最低的时候是7月初,当时每天确诊551新病例,现在则是基本上每天都有1000个新病例。按照这样的增长幅度,在8月底,每日新增病例会达到1500人。


罗思义很确定:欧洲已经出现第二波疫情,所以第二波疫情已经不存在是否会出现的问题,而是会会有多糟糕。在此之外,美国,印度和巴西的疫情在之后数月将会继续恶化。只要全球有一个地区被感染,就会继续产生诸多的连锁效应。


只是这一切是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我们又谈回了三月份,疫情一开始在欧洲肆虐的时候。


“原本英国是一个岛国,在应对疫情时有绝对的优势。例如,新西兰就是一个岛国,他们在疫情初期对于出国和到访的人都严格控制。岛国很容易在疫情初期彻底切断感染渠道,但是英国并没有。”罗思义说。


在罗思义看来,英国的禁足来得太晚,初期采取的禁足也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禁足,拥有很多的“豁免条款”,居民的出行并没有被有效控制。只是在后来,英政府看到有机构预测最多50万人会因为新冠死亡才开始有所忌惮,禁足也严格了很多,这一举对疫情控制的效果十分明显。


只是这种禁足本质上并不是本着完全“消灭”新冠的原则,而只是为了减少疫情传染的速度。禁足期间感染率并没有降至足够低,这就是为什么禁足一结束,感染率会迅速反弹。


这背后的区别,就是缘于全球在对待新冠时的两类不同的战略。


第一种就是“零新冠战略”(Zero-Covid),也就是彻底消灭病毒的策略,将感染率基本压到零,例如中国和新西兰的做法。其实苏格兰政府也是采取的这一战略,所以苏格兰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相对英格兰都低很多。但苏格兰的问题是“内部”危机,因为英格兰的人可以自由通行到苏格兰,这又提升了苏格兰的新冠感染率。最近的市调显示苏格兰公民最近对独立的热情再度增高,这也是部分原因。


第二种战略不是要彻底消灭病毒,而是要将感染率降低。


“这种战略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么?”我问。


“就是集体免疫。”罗思义说。


然后我笑了。


罗思义继续说,这种战略的目标在于放缓疫情蔓延速度的战略,核心目的就是让医院有喘息的机会,健康体系不会崩溃。这样整个社会才可能坚持到疫苗出现的那一天。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疫苗到底会不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


英国医学联盟(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也曾呼吁应政府采取“零新冠战略”,但英国政府的科学高参并不认可这种战略。


之后英政府改变了“战术”,而不是“战略”。在三四月份,新冠患者死亡率畸高,已经让政府和公民十分恐惧。但从始自终,战略依然并没有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只要解禁,感染人数就会激增,因为感染的基数还是太高了。例如,英国最低时日薪感染人数为551,依然很高。假如禁足有效,将感染率降到足够低,即使再出现反弹也容易控制。


“当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疫情的爆发时,其实中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不过是集中在湖北,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安全的。所以中国临时的封锁决定让疫情并没有在之后蔓延到其他地区。但是美国的情况相反,疫情在纽约爆发,加州爆发,然后几乎无处不在。一旦疫情蔓延到所有区域,就很难控制。”罗思义毫无保留地赞叹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控制策略。


“事实证明控制疫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整个国家实施为期6周的强制严格禁足,而不是宽松式禁足。从经济角度来说,政府可以负担6周禁足所产生的经济成本,而且6周的时间足以把新感染病例降到很低的水平。在禁足解禁的时候,一定会有小范围的爆发, 但这种小范围爆发完全可以在掌控范围之内。”


相反的,这种“不完全禁足”的所谓“一半一半”政策并不管用。


更糟糕的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原本大家认为这种“一半一半”的战略起码应该对经济更为有利,可结果也并不是这样。罗思义坦言,几个月前,英国人以为疫情会慢慢消失,但经济活动还是应该持续,结果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消费者因为对疫情的恐慌,更加捂紧钱包。所以即使没有禁足也依然消费欲望匮乏。这与之前政府对于“机会成本”的设想是背离的。


“只要疫情不过去,消费者就没有消费信心,因为人们没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和购买欲的缺乏不会因为打折幅度增加,或者各种鼓励消费的措施而改变。”罗思义坦言,“你看,7,8月份的酒吧和饭店依然正常开放的,但生意并不好,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没有安全感。”罗思义说。


二季度英国GDP萎缩20.4%,创下英国国家统计局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跌幅。所以最近人们才意识到,疫情的控制和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交换关系,因为要解决经济危机,只有先解决健康危机,并没有其他的可选项。中国从很早就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


罗思义认为,经济的前景十分难以预测,一切都将取决于健康危机的进展。中国可能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就可以回到疫情前的经济发展水准,并在之后实现V型复苏。但是在欧洲和美国,即使在触底后回升,很难实现“V”型。


这也就不难理解,若一个国家在应对疫情危机时表现差强人意,在经济上的表现也不会令人满意。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英国可以改变战略,将’减缓策略’修正为’零新冠’战略。”罗思义说。


“那你觉得这个有可能成为现实么?”我反问罗思义。


“不可能。”他说。(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Twitter:RDCY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