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9 作者: 罗思义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首先无疑是关乎中国自己的一件大事。
作者罗思义(John Ross)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伦敦经济政策署署长,本文原载于11月29日观察者网。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首先无疑是关乎中国自己的一件大事。
《决议》开篇第一句话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中国自身的立场出发,这句话显然正确无疑。
但《决议》的第二句话“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则凸显出中国的民族斗争与世界趋势的联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的联系。
事实上,出于以下解析的原因,这份决议对所有国家以及中国自身,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国际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在无意歪曲此份中国决议的前提下,我希望对这份决议的国际意义进行一些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图源:新华社)
在中共党史上,为什么只有三个历史决议?
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中共只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
•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1945年4月制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中国处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后关头,二战即将以德日法西斯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则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斗争做准备,进而在1949年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二个历史决议是1981年6月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目的是巩固自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 第三个历史决议是2021年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那么问题自然出现了,为何以上三个时机如此重要以至于要制定意义重大的文献来特别加以强调?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在六中全会《决议》中找到,或者考虑这三个文献出现时的国际形势。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时,中国处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外国军事占领后,这份决议确保了中国的国家统一和独立,并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主义残余势力。1949年后,毛泽东开始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中国取得的划时代成就,但这些成就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并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领导实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在一个欠发达的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六中全会《决议》结合中国时代背景,总结出了这一点:
“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但该决议在记述这一壮举对中国的影响时(诚然,该决议聚焦中国是正确的),并没有详细阐述毛泽东这一壮举的国际意义。无可非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根基。是列宁首次展示了社会主义者如何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夺取政权。但却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首次展示了社会主义者如何在一个欠发达的半殖民地国家夺取政权。这使毛泽东和列宁一起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但要发展这种策略,毛泽东必须解决无数其他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转移斗争“地理”范围——从城市到农村。毛泽东有必要找出分析形势的正确方法(从而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等伟大的哲学著作),找到新的斗争策略(《论持久战》),以及设想出新的具体办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论人民民主专政》)。他还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其他贡献。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所说:“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尽管毛泽东思想展现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其他国家不能机械照搬这些理论,中国共产党也从未提倡过这种做法。然而,蕴含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分析方法,对全人类都具有重大的普世价值。
此外,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些理念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都直接借鉴了这些理论。越南、老挝和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均遵循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很多进行反殖民主义民族解放斗争的国家也都遵循这一战略,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和安哥拉等。
总之,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1949年革命,首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事件,但它也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 自马克思本人创建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思想与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
• 通过展示如何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其采用的成功斗争方法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进步斗争),中国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篇章
• 中国继苏联后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极大地增强了全球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这些成就简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中国始终谨慎地主张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但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而且也确实借鉴了中国经验来理解本国的具体国情。
总之,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先是一项关于中国的决议,但它也对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1945年,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是苏联,而非中国。这一事实意味着,当时这项决议没有在国际上得到应有的关注,但这丝毫没有贬低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走向改革开放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大步向前迈进。中国开启了本国的现代工业化进程。以预期寿命、教育、医疗等条件衡量,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内,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数量人口的生活条件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尽管取得这些巨大的进步,但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速只和世界平均水平大致持平。从1950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那一年),中国GDP增速(224%)与世界平均水平(227%)基本相当。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这一经济增速极快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品质。尽管中国这一时期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迈出了巨大的步伐,并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客观地说它在经济增长方面的成就平平——部分原因源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所犯的错误,正如六中全会《决议》特别提到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以及“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但这一经济现实产生了必要的影响,包括对中国的国际形势。由于一个多世纪里屡遭外敌入侵,就人均GDP而言,1949年的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因此,如果中国GDP增速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大致持平,它将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状态。
此外,20世纪70年代,一场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在资本主义世界,从1971年开始,美国对其竞争对手日本和德国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增速在1971年前都一直高于美国。美国对德日产品加征关税,坚持大幅提高德国马克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美国通过这些手段成功击败了其他资本主义对手。随后,美国策划了油价的大幅上涨——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的美国从中获益良多,而没有大量石油储备的日本和德国则损失惨重。
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已经通过这些手段彻底击败了其竞争对手——日本和德国,重新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并保持这一地位至今。但是,美国并不是通过加速本国经济增长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以能消除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10年移动平均GDP增速计算,美国GDP年均增速几近腰斩,从1971年的4.3%降至2020年的2.2%,而是采用了减缓其竞争对手经济增速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主导地位——以10年移动平均年GDP增速计算,发达经济体GDP年均增速下降75%,从1971年的5.1%大幅降至2020年的1.3%。主要出于这个原因,同期世界年均经济增速下降一半以上(在此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决定世界经济增速),从5.2%降至2.4%。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危机。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经济增速已慢于美国(见图1)。苏联经济建设失败转而导致苏联深陷危机,为戈尔巴乔夫实施灾难性政策埋下了伏笔,最终导致1991年资本主义在苏联复辟,俄罗斯迎来了地缘政治灾难和苏联的解体。
图1 苏美年均GDP比较
但与遭受经济失败的苏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取得人类史上主要国家中最快的经济增速。到1990年,也就是苏联的最后一年,中国GDP相较1950年增长767%,美国则为299%,苏联为290%,世界平均水平为409%(见图2)。此外,从1978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3914%,美国则为231%,世界平均增速为180%。简言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陷入了一场导致其崩溃的危机,而中国则向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体系迈进。1978年后的新经济政策和结构,不仅使中国免于犯苏联的经济错误,而且帮助中国经济增速远快于任何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
图2 1950-76年中苏美GDP比较
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拯救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
1978年后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六中全会《决议》这一段话中得到体现:“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取得世界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和生活水平增速,帮助8.5亿人脱离了国际贫困线;1949年的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现在的中国按照本国标准已进入小康社会。此外,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跻身高收入经济体。
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众所周知,在此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概括来说,这些成就帮助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数量人口生活品质的最大改善,不管是什么时间范围内的比较。这样的成就源于毛泽东时代创造的社会奇迹,而六中全会《决议》开篇第一句话“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则明示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原因。
那么,除了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外,这一成就有何国际意义?可以直言不讳地表示,当然有!在中国,人们常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尽管是出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原因,中国于1949年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然后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行,但这产生了划时代的国际影响。关于改革开放,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在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拯救了世界社会主义。
这一说法绝对无意贬低其他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的作用,因为这些国家的成就对其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战后的一段时期中,其他国家实行了对自身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特别是对古巴和越南。但是,鉴于美帝国主义的实力和侵略性——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和其他国家动武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有苏联和中国有实力阻止美国对它们本国和其他国家的侵略。在苏联解体后,只有中国拥有这种实力。
不仅如此,1978年后中国取得了不起的经济成就,驳倒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效率低下”的论点,尽管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失败令这种观点甚嚣尘上。中国实现了每个发展中国家的梦想——用一辈子的时间带领人民从贫困和不发达走向繁荣。虽然中国明智地从未建议其他国家复制其发展模式,但任何有头脑的进步力量都会研究中国成功的原因,以弄清什么样的经验适用于他们本国的国情。
苏联的失败与中国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正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领导人根纳季•久加诺夫(Genady Zyuganov)在2008年谈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时所说:“如果我们早点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苏联就不会解体了。”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功
有必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是实践胜利,也是知识的胜利。中国借助“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了史无前例的新经济结构。此外,正如上文数据所示,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结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不仅经济表现优于西方,而且经济思想也优于西方。
那些从未研究过中国理论的人宣称,中国是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何研究1978年前后中国理论的人都知道,这种说法荒诞而可笑,因为尽管中共十五大才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但邓小平理论堪称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大贡献。这代表当时的中国在经济理论方面实现了“回归马克思”。当时邓小平的许多讲话源自马克思,既有对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的反思,也有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比如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抓大放小”等等。对于那些遗憾不能拜读《毛选》和《邓选》中文原版的人来说,或许看《毛选》和《邓选》英文译本是个选择。
从理论上看,中国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既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又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更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明确指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如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更为精确地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马克思的设想中,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政治权力将由工人阶级掌握,公有制和私有制将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然而,1929年后,苏联实行的政策是基本上100%的经济由国家掌控。小规模生产也掌握在政府手中,特别是农业实行集体化,苏联经济与对外贸易相对隔绝。到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中国和苏联经济结构并不完全一样,但尚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特别是面临军事打击威胁,当时的苏联选择这样的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证明,苏联的“极左”经济结构在对纳粹德国作战的短期(12年)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但这种只适用于军事斗争时期的模式不足以应对二战后的美苏长期对峙。相比之下,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回归到了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结构,这帮助中国取得世界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
自然,任何国家都不能也不应全盘照搬中国模式,但中国所采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值得每个国家学习。
简而言之,在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篇章,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均非常重要。
• 1978年以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结构。
• 这一制度创下世界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和生活水平增速。
• 中国走出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陷入的僵局。
•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在民族复兴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且拯救了世界社会主义。
这些成就体现在邓小平理论中,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为这些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份文件背后蕴含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及其全球影响,使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均至关重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速所带来的累积效应,反过来必然给中国带来种种不同的新挑战——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创造了中国发展新时代。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所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确切地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决议》指出了新时代的国内重要标准,但从国际角度来看,这一标准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世界发展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49年,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因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很小;从1978年起,中国取得世界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按照本国标准现已进入小康社会;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跻身高收入经济体。
但是,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跻身高收入经济体也将改变其国际地位。因此,中国必然开始在世界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新时代必然意味着其国内外政策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些新挑战有所论述。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这是一个成功的国家发展的过程。每个国家面临着无数关于其发展的重要决定。在重大转折点通过“自然选择”过程,找到最有能力就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领导人,才是成功的国家。因此,在近代史的决定性时刻,中国人民选出了能够应对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的领导人: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邓小平帮助中国取得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习近平领导转型中的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美国人民理应与中国人民共情,而非幼稚地批评中国人民。林肯和罗斯福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总统,因为他们均果断地解决了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林肯捍卫了美国的团结,阻止了美国的分裂威胁,并摧毁了奴隶制;罗斯福领导美国战胜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主义。因此,他们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面对巨大的挑战,美国人民选出了能够解决这些巨大挑战的领导人。这就与中国人民通过“自然选择”,选出中国现代伟大领袖一样。
但是,除了在中国国内的重要性外,习近平在国际上也拥有巨大影响力。习近平不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挫败了美国削弱中国的计划。美国花了数十年时间寻找“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糊涂领导人),指望这种又傻又天真的领导人破坏社会主义,从而削弱中国,听任美国给中国带来苏联解体似的毁灭性打击。结果,美国人发现,习近平是一个既有远见又有能力的领导人,致力于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令美国削弱中国的意图落空。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仅仅挫败美国攻击中国的企图是不够的。幸运的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中有数百万人立志献身于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人若没有信仰,将一事无成,这些有信仰的人值得尊敬。正是他们的努力确保了国家的成功,并选出了能够推动中国进步的领导人。但他们必须找到最有能力的领导人,找到如何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解决办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正是因为习近平有这样的能力,他才被确立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言,可以举出诸多关于中国国内形势的例子。下面就举两个具有特别国际意义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如六中全会《决议》就中国外交工作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在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奉行的是“韬光养晦”战略。但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的分析——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劳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这一过程最终导致了全球化,这一过程意味着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但在此之前,没有人点出这一外交政策的含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高度的原创性。
另一个例子是“共同富裕”理念。正如上文分析所示,1978年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创造人类史上主要国家中最快的经济增速,并帮助中国从一个穷国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但正因为这是一项如此成功的创新,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就1978年前的中国模式和早于1929年后的苏联模式而言,基本上整个经济都已实现了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财产收入并不显著。因此,不平等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因为在所有国家,收入不平等与财产/财富不平等相比都较低。但是,正如上文分析所示,这种基本上100%国有化的经济体系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此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长期经济增速。
但是,1978年后,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智地允许私有资本进入部分行业和国企进行竞争。因此,这就重新催生了资本私有制引发的不平等问题。虽然这样的经济变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它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问题,其后果在当时没有进行理论分析。这一问题有望被习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政策解决。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私营企业投资被视为正面的而受到充分保护。但是,将资本收入用于奢侈品消费、“名人文化”等被认为是负面的。
结论
那么,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是,中国在寻求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解决方案时,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旗帜引领的地位,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六中全会《决议》就中国人民生活品质指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总体而言,“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并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首先,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全世界,以及所有进步的人类,亦都从中受益。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国情,任何国家均不应全盘照搬中国。但各国均可以借鉴中国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摸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是这样做的:先是有意识地向德国人(马克思)和俄罗斯人(列宁)学习,然后结合中国实际,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只需简述其中的几项成就,就会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何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领导力量,而且成为世界社会主义最先进思想的领导力量。
•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次表明,一个欠发达的半殖民地国家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并由此创造了一个社会奇迹——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数量人口生活品质的最大改善。
• 中国的发展成就表明,用一辈子的时间,一个大国有可能从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跻身高收入经济体,令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如果世界其余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占世界人口84%的人都能实现同样的目标,那么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因此,中国的发展成就给绝大多数人都带来了现实希望。
• 1978年后的中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马克思的作品在理论上设想过这样的结构,但在人类历史上,它从未真实存在过。这种经济结构帮助中国取得人类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中国追寻自己的“中国梦”,并离圆梦越来越近让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明白,只要有正确的政策,他们也能梦想成真——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
• 中国现在已成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强国。习近平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自身外交政策乃至国际关系,均提供了明确的战略基础。
• “共同富裕”理念,则利用1978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经济成果,为社会公正以及政治稳定的促进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先是借鉴别国经验,然后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在这一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它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中国从未要求其他国家抄中国作业,但也不会禁止其他国家抄中国作业。鉴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会认真研究中国经验。因此,六中全会《决议》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至关重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