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在某些人给“李克强经济学”建议的政策中,其基本假设不切实际,因而很可能将中国经济引入危机。第一个关键建议就是,中国应该实施“消费带动增长”政策。与此相关的错误观点是投资下降可由生产率增长来弥补。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是行不通的。
不幸的是,在某些人给“李克强经济学”建议的政策中,其基本假设不切实际,因而很可能将中国经济引入危机。第一个关键建议就是,中国应该实施“消费带动增长”政策。与此相关的错误观点是投资下降可由生产率增长来弥补。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是行不通的。
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还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因而他们还没有就其经济政策作一个较为全面的陈述,只是就诸如城镇化等关键行动纲领作了概述。然而,部分人透过媒体正鼓动本届政府推行一套降低投资占GDP比重的政策,他们声称经济发展可以因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得到弥补。据称,“李克强经济学”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积极的结果。
不幸的是,建议所涉及的经济数据不会简单叠加,即生产率增长不可能弥补投资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反而会导致经济和社会危机。因而,希望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不会接受这样不合理的建议。
第一个关键的建议就是,中国应该实施“消费带动增长”政策。建议者声称,增加消费占经济比重,意即减少投资占经济比重,将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进而带动消费品更快速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准更快速提高。
事实上,提出“消费带动增长”这个概念的人并不明白投资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发达经济体,投资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约占一半。从概念上讲,他们也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注定只能是“利润带动增长”。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出不会因为“需求”而增加,而只会因为“利润”而增加——只有利润增加的需求才会拉动产出。
但“消费带动增长”的关键提议与以上论断存在着直接的矛盾。他们提议要提高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这就要求增加工资占GDP的比重来实现消费。然而,这样的政策只会导致经济危机和民众生活水准增速放缓。
原因是,增加工资占GDP比重必然意味着削减企业利润。因此,主张“消费带动增长”的提议事实上是在挤压企业利润,因为企业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来涨工资了。
实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超投资——也即工资增速远快于GDP增速”的提议所带来的实际后果,正如2013年第一季度数据所显示的那样。
工资占GDP比重增速快速增长必然会挤压利润。截至2013年5月止,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增长了0。因此,私企和国企都开始缩减投资。中国2013 年前5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0.2%,私人投资增速同比下降0.1%。这反过来又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GDP增速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7.9%降至2013年第一季度的7.7%——给利润增加带来更大压力。
在市场经济下,只会有一种可能的结果出现,那就是通过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危机,六月份的信贷市场紧缩正是表现。
第二,与“消费带动增长”相关的错误观点是投资下降可由生产率增长来弥补。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是行不通的。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越高。例如美国,在其过去2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50%,劳动力数量和技能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29%,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仅占21%——如下图所示。由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生产效率的两倍多,所以即便是在美国,也不可能通过生产率的增长来弥补投资下降。
中国的情况甚至更不利于这一政策的奏效。中国生产率增速在世界上最快的,而且就促进经济增长而言,其投资效率也远高于美国。实现1%的GDP,中国只需投资4%的GDP,而美国的比率为超过7%,这还是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前的数据。随着中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已成为主要经济体之最,那些提倡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弥补投资下降的理论是完全不现实的。投资的下降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
结果也将导致中国的生活水准跟着下降。经济的再分配也无法弥补GDP增长的下降。国际上超过80%以上的消费增长是源于GDP增长所致。中国GDP增速放缓是源于投资占GDP的比例在变小,而生产率根本无法弥补投资下降对GDP增长的影响。因而,这必然意味着生活水准的增速也会放缓。试图运用“消费带动增长”实际上适得其反地导致了消费和生活水准的增速放缓。
这样的政策带给就业和生产率的结果同样是负面的。在过去,由于生产率增长迅速,中国即使经济快速增长,也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劳动工作时间年均增长率仅约0.5%。如果实施提高生产率的政策,但同时伴随着GDP的低速增长,那么就业形势会更严峻—中国将会成为拥有高生产率、低增长率以及高失业率的经济体。但如果通过降低生产率而优先实现充足就业,那么之前设想的生产率提高将不会实现—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生产率也会降低。不管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社会角度,这两个结果都是不受欢迎的。
出于稳定社会的原因 ,政府可能会优先侧重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因此,随着GDP增长放缓,中国将会成为一个生产率增速较慢的经济体——也就是说,提议“消费带动增长”的政策不会导致生产率加速,反而会导致生产率放缓。
总的说来,建议“李克强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生产率增长将弥补投资下降”和“消费带动增长”都不会有效,增长的生产率不能简单抵消投资率的下降,即这两个数字不能简单相加减。
增加消费占GDP比重会削减投资的比重,因而将会导致GDP增速放缓因为生产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投资,生产率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在作用无法弥补投资下降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全取决于经济增长率,而在那些提议的政策下,人民生活水平只会放慢增长—这会恶化经济形势,并加剧社会矛盾。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最近曾表示:“那些倡导中国经济以消费为主的,都是公然地要求我国很快地陷入危机。”鉴于他作品里所关注的重点,林毅夫可能意识到了中国面临的中期风险。从他上述所说,问题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
由于“李克强经济学”的任何政策建议都不太合理,希望中国政府忽略媒体上提议的这种政策。
(本文作者介绍: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