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极其详尽!廖群细数中国这十年经济实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廖群  /  

极其详尽!廖群细数中国这十年经济实绩

发布时间:2022-12-05 作者: 廖群 

10月8日第八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廖群博士开讲,主题是“中国经济这十年”,实录已推出第一部分,以下为廖群博士讲座实录第二部分。

人大重阳“中国这十年”系列讲座自7月4日启动暨第一讲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推出后,就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多家知名媒体大篇幅地报道。10月8日第八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廖群博士开讲,主题是“中国经济这十年”,实录已推出第一部分,以下为廖群博士讲座实录第二部分,讲座后续内容将陆续推出。





核心提要



●保持高速增长的结果,是这十年我国经济规模在前34年迅猛扩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大幅扩张,与美国经济的差距显著缩小,对其他经济体的领先度不断扩大。


●更为重要的是“更高质量发展”,在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下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供给端结构优化,效能大提升。结构方面,占GDP比重,第三产业显著增加,反映宏观供给结构向服务业方向优化;效能方面,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产业链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需求端结构升级,民生大弥补。结构方面,占GDP比重,消费明显上升,尤其是服务性消费上升更快,标志着宏观需求结构向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方向升级;民生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更取得了全面脱贫的历史性巨大成就。


●第三,科技创新大追赶。研发经费大幅增长;国际专利申请量攀升为全球第一;国际顶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上升至全球第三、第二和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快速扩张;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工程科技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第四,新兴产业大发力。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占工业增加值和GDP比重大幅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地位不断提高,占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数目的比重显著增加,占世界500强席位也明显提高。


●第五,城市群大崛起。作为城镇化的新方向,19大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强势兴起;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成长为支柱城市群,其他城市群已成一定规模或现雏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基础设施大增强。传统基础设施继续壮大,铁路、高铁、公路、高速公路和民航营业里程均大幅延伸,尤其是高铁的发展引领世界;发电装机容量、输油(气)管道和光缆线路里程也显著扩张。同时,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开始发力。


●第七,对外经济大韧性。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持续上扬;外商投资稳步上升;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中美经贸关系波澜起伏,经历4年多的贸易及科技战后仍然紧密。


●第八,全球经济治理大推进。大力推进构建与经济全球化目标相一致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一带一路”,发挥金砖机制和上合组织作用,和搭建全球经济治理交流平台。


《人大重阳·中国这十年》系列讲座第八场“中国经济这十年”,题目全称为“中国经济这十年—增速转轨中更高质量发展”,旨在对这十年, 即2012年以来的十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展现式回顾与分析。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增速转轨”,指的是在这十年我国经济增速从超高速经高速向中高速转轨,二是“更高质量发展”,指的我国经济在增速转轨过程中更高质量地向前发展。本讲座由十二节组成,第一节为总览,对这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如何转轨和在此过程中如何更高质量地发展做一个鸟瞰。第二节分析这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轨迹,指出增速虽放缓而转轨,但仍保持在高速的水平,从而经济规模进一步地大幅扩张。第三至第十节分别从八个方面通过数据和事实展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和成果。第十一节指出这十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新、旧严峻挑战,第十二节则描述党和政府为战胜这些挑战所做出的深化改革和推出新发展战略的巨大努力,正是这些努力成就了这十年的更高质量发展。



01

科技创新大追赶


更高质量发展之三是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大幅追赶。这十年,我国研发经费从10298亿元增加至27864亿元,年均增长11.7%,占GDP比重从1.91%上升至2.44%;基础研发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从4.8%上升至6.1%。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3525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比第一位的美国低51.1%,但比第三位的日本高114.5%,比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的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高10倍以上。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五,仅次于韩国、美国、日本和德国,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在发展中经济体中则稳居首位。



这十年,我国国际专利(PCT)年度申请量从少于20000件上升至近70000件,年均增长15.8 %;全球排名从第四上升为第一。




2021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比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位的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分别高 16.7%、38.4%、236.4%和301.5%,比发展中经济体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的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分别高32、63和112倍。



十年间,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分别从2014、2012和2012年的385、7920和259上升至2938、42920和1515,年均增长34%、21%和22%;三者的全球占比分别从2014年的3.3%、2012年的7.3%和2012年的11.2%升至11.5%、24.8%和36.3%。其结果,2021年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全球排名第三,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全球排名均第二。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这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三十四上升至第十二,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这十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5313家上升至330000家,年均增长24.7%。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70%;十年间上缴税额由0.8万亿元增加到2.3万亿元。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和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90%。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




十年间我国研发人员数量从324.7万人年上升至562万人年,年均增长6.3%;同时,围绕人才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使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等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队伍成长壮大。



这十年,我国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工程科技三大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相对而言,工程科技最为出色,在很多领域全球领先;前沿科技次之,其中信息科技位于世界前列;基础研究比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但在快速追赶之中。


02

新兴产业大发力


更高质量发展之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幅发力。这十年,我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和GDP的增速,实现了超越式发展并引领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增长。2010至2020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快8个百分点,比GDP增速快9个百分点;其结果,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从4%升至11.7%。



2015至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高4.3和3.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比上市公司总体高1个百分点。



2015年至2019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比重从41.4%升至43.4%,其中,营收百亿以上企业占比从6.2%升至为11.1%;占世界500强席位从11升至29。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高于A股上市公司总体1/3以上,且连年上升,升速又更快于总体。



2017-2019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强度六大持续上升,二大波动中上扬。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突出,2019年研发强度分别高达10.2%、9.3%和8.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长江中上游和成渝区域也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在其他主要经济区域则逐步兴起。



这十年,作为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干之一的信息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十年间广义的信息产业,即数字经济的规模从11万元大幅增加至45.5万亿元,年均增长17.1%,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大升至39.8%。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排名第二,占GDP比重排名第七。数字经济是人类经济的未来,在此领域领先者将引领未来的世界经济。这一新经济在各国的发展起点相差不远,为新兴经济体弯道超车提供历史机遇。所幸我国早有布局,这十年更把握时机大力推动,已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处于世界前沿位置。



同时,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和参与者,我国的绿色产业强势兴起;结果,碳排放强度,即每万元人民币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83吨连年并大幅地下降至0.9吨。  2021年我国的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排名第四,仅次于法、德、英三国,高于日本、美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



03

城市群大崛起


更高质量发展之五是19大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强势崛起。这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在前34年已上涨3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上升13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加速。



世界各国城镇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而城市群,即人口向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集群流动,又是城镇化的必然归宿。这十年,我国城镇化的新方向是,19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山东半岛、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北部湾、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西、关中平原、成渝、黔中、滇中、天山北坡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茁壮成长。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十三五”规划部署我国19大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壮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大城市群,并构建16个新城市群。19大城市群横跨我国大地,涵盖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若考虑珠三角扩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则涵盖除西藏和台湾地区以外的32个省、市、自治区、特区。其中,部分位于一省之内,而大部分跨省、区。2021年19大城市群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人口的70% 和GDP的90%左右。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支柱城市群,2021年分别占全国面积、人口和GDP的11.5%、45.9%和57.1%。



五大支柱城市群均由几个主导城市和若干个卫星城市组成,城市数目以长三角城市最多,长江中游次之,成渝再次之。




在“十三五”规划指导下,其他城市群均已成一定规模或见雏形,在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和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城市群的崛起过程中,人口,进而消费、基础设施、投资、市场、贸易和资本等经济要素均向城市群不断聚集,同时城市群中的主导城市和卫星城市日益融合。集聚和融合导致经济要素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引发和推动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各国人均GDP与大城市人口集聚程度高度相关;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为三大湾区,即纽约大湾区、伦敦大湾区和东京大湾区,而这三大湾区同时又是三大城市群。



19大城市群的崛起为这十年我国经济保持年均6.7%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将是今后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强劲引擎。


04

基础设施大增强


更高质量发展之六,基础设施进一步大幅增强。这十年,我国传统基础设施进一步壮大,铁路、高铁、公路、高速公路和民航航班(2019)分别增长54.4%、326.6%、24.6%、75.8%和189.1%,发电装机容量、输油(气)管道里程和光缆线路长度别增长108.3%、43.2%和271%。



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领先全球。2021年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且全球占比超过70%,比排名第二至第十的总和高出160%;高铁营业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达26.6%、复线率为59.5%、电化率73.3%,都在全球领先。




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或新基建开始发力,涵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第一大领域为信息基础设施本体,第二大领域为信息基础设施本体应用于各个行业所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第三大领域也以信息技术创新为主要一环。可见,新基建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和主导。


新基建增长前景可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2025年我国新基建将占全社会基建投资的10%左右,其中,5G网络建设投资将达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2021 – 2023年数据中心投资将达1.4万亿元。新基建当前聚焦于以5G为首的七大领域,前四大为信息基础设施,后三大分别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和城市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5G建设已在全国各地铺开,成为全球最大5G网络,大大提升了用户信息消费水平并带动了投资和经济增长。


05

对外经济大韧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七,在去全球化、中美经贸冲突和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形势下,我国对外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这十年,在由成本升高造成的我国部分产业外迁、全球经贸形势动荡和中美贸易战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出口起伏波动,但总体保持了扩张势头。货物出口在2015和2016两年有所下降,但其他年份继续增长;2021年在新冠疫情打击全球产业链的形势下增速更超过30%;十年间年均增长5.9%,仍呈现可观的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与前些年相比增长放缓且与GDP之比呈下降趋势,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货物出口的比重却持续且快速上扬,从11.0%升至14.7%,反映我国出口竞争力和产业链地位在多重压力下不降反升。



十年中外商直接投资稳步上升,年均升幅为4.1%,2021年升幅则高达20.2%。



202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1810亿美元,为全球第二,比第一的美国相差一倍,但比第三、第四和第五的巴西、印度和南非分别高出2.5、3.1和3.3倍,表明尽管我国经济放缓和中美经贸激烈冲突,外资仍对我国市场保持信心,再度证实了我国经济和市场的强大韧性。



这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2-2016年快速上升,但于2017和2019年转为下行,2020和2021年又恢复升势,反映国际投资市场的动荡、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调整和中美经贸冲突的演变。2017年大幅下滑是我国控制“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结果,2019年回落则为中美经贸冲突激化所致。但十年间年均增长9.2%,速度仍然相当可观。



202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全球第四,与第二和第三的德国和日本相差不多而大大超过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这十年,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2016和2018年下跌,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市场的新兴和波动性质。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出现波动但年均增幅更高,且占我国整体贸易的比重持续上升,说明共建“一带一路”贸易领域先行。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和印度。东盟则不但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也是我国在全球的最大区域贸易伙伴。




十年间中欧班列开行次数飙升,每年从42次升至15183次,年均上升92.4%。




直至2018年初美国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中美经贸关系总体发展良好与迅速,此后中美贸易和科技战此起彼伏。美国对我国3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加征了关税,同时对我国企业不断施加无理的投资、科技及金融打压与惩罚措施。贸易战的结果,我国对美出口2019年比2018年下降21.3%,但其后由于实际上加征的关税90%以上由美国企业进而消费者承担,加之疫情进一步打击美国商品供应链,2020和2021年又回升,尤其是2021年回升显著,而同时美国通胀高企。



我国对美国直接投资2017年前跳跃式扩张,2017年后先受我国控制“非理性投资”后遭美国政府打击而急速回调;美国对我国直接投资则一直徘徊不前。



06

全球经济治理大推进


高质量发展之八,我国大力推进全球经济大治理,取得重大进展。这十年,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两个大局,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目标, 以更加开放、自信和主动担当作为的姿态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深入地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首先,大力推进构建与经济全球化目标相一致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不能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也未能及时反映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因此消除治理赤字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一大紧要任务。这十年,我国在推进全球治理改革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真正构建基于和平、合作和发展规则的,尊重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全球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如在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又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基于西方规则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体系;既公正合理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又广泛考虑发达国家的观点和建议。图表10.1 我国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



第二,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大公共产品,是参与和推动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十年,这一中国方案不断扩展和完善。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邀请了80多个国家近千名工商界代表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促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民心,并现场组织了近千场次的“一对一”企业洽谈,共签署125个中外合作项目协议,合同总金额超600亿美元,签约项目涉及领域宽、覆盖国别广、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我国还以开放包容姿态,与58个沿线国家建立123个合作机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机遇。


第三,大力推进完善金砖机制和发挥上合组织作用,建立公平开放、基于规则、有利发展的多边国际经济秩序,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构建和扩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朋友圈。这十年,金砖机制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从内涵看,金砖机制进一步展现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致力于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舞台有效话语权和表达渠道不足的问题。从外延看,金砖机制的合作范围及领域日益拓展,一方面,金砖机制相关国家已经突破地区层面向全球拓展,2021年金砖机制下的新开发银行接纳了孟加拉国、埃及、阿联酋和乌拉圭4个新成员;另一方面,金砖机制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不仅包含传统的经贸、政治和人文交流合作,还同时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信息技术等新工业革命领域的发展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上合组织这十年的发展也取得可观成果,各项机制建设逐步完备,行动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安全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人文等领域合作成果渐丰,组织凝聚力稳步提升,吸引多个国家申请加入。


第四,大力推进搭建全球经济治理的交流平台。这十年,我国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性工商活动,致力于打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交流平台,如2014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和2017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等。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共邀请了11个APEC经济体和其他4个国家的领导人、3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并发表演讲,吸引了12个国际组织、38个经济体的约1500名代表参会,规模空前,为亚太合作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同时,为营造企业合作的良好环境。我国组成了强大的中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家队”。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我国工商代表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出了20项政策建议和76条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国工商界在建设优良国际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面对反全球化逆潮,我国工商代表高举多边主义大旗,频频发出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响亮声音。在新冠疫情延宕的艰难时刻,我国工商代表又提出加强全球抗疫合作、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坚持开放创新、重振世界经济等一系列政策主张,获得了全球工商界的广泛认可。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