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9 作者: 廖群
刚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今年3月,进而1季度我国经济反弹提前发力。1季度GDP增长4.5%,大幅好于1个月前3.5%左右和数据发布前4%左右的市场预期,归功于3月经济增长反弹超预期加速。
作者廖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本文转自2023年4月18日新浪财经。
刚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今年3月,进而1季度我国经济反弹提前发力。
1季度GDP增长4.5%,大幅好于1个月前3.5%左右和数据发布前4%左右的市场预期,归功于3月经济增长反弹超预期加速。
供给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双双强劲反弹。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比1-2月反弹1.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更上升9.2%,比1-2反弹3.7个百分点。其结果,1季度两者分别增长3.0 %和6.7%,比去年4季度反弹0.5 和4.4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后者。
需求端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出口显著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3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货物出口总额(人民币口径;就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而言,应采用人民币口径)分别增长10.6%和23.4%,比1-2月高7.1和2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长4.7%,比1-2月放缓0.8个百分点。其结果,1季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货物出口分别增长5.8%和8.4%,比去年4季度反弹8.6和7.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与去年4季度持平。
三驾马车中,最令人意外的是3月货物出口在大幅下跌的市场预期下竟然飙升23.4%。其动力,从区域角度是对东盟、非洲和俄罗斯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是国家的出口加速增长,1季度对前三者分别增长18.6%、19.3%和47.1%;从产品角度是数字与绿色产品出口加快,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领头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速3月比1-2月反弹6.8个百分点;从订单角度是此前由于新冠疫情而积压的订单在3月集中出口。3月的飙升拉动1季度货物出口上升8.4%,高于名义GDP增速,说明出口并未像很多人断言的那样大幅拖累经济增长,反而对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社会零售商品增速反弹在预期之中,毕竟其受新冠疫情严重打击,随疫情结束反弹理所当然,但3月反弹至10.6%的高位仍强于预期 。结合市面繁华的恢复程度,可以说商品消费的复苏已提前发力。从服务业生产指数劲升9.2%来看,服务性消费的复苏也是如此。因而整体消费的名义增速3月应在10%以上,明显超过潜在增长率,1季度应在6%以上,接近潜在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1-2月大幅加速后3月回调,1季度增长5.1%,离潜在增速不远,但在三驾马车中最慢。拖累仍是房地产投资,1季度下降5.8%。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则分别增长8.8%和7.0%,堪称强劲,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0%,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也投资分别增长15.2%和17.8%,令人鼓舞。
3月和1季度CPI分别上升0.7%和1.3%,引发市场对通缩的担忧。但这将是暂时的,受到了基数、春节错位、疫情余留影响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短期性因素的扰动,2季度这些因素将大部分消退,CPI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当然,现阶段对我国,也对很多其他经济体而言,产能过剩是常态,因而在很多时候通缩形成威胁,值得密切关注。
经济反弹3月提前发力,使得1季度GDP增长向现阶段我国经济潜在增长区间5 – 6%迈进了一大步,为笔者年初关于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强劲反弹的判断提供支持。但1季度只是全年的1/4,全年能否强劲反弹取决于今后3个季度反弹能否逐季增强。
对此,笔者保持信心。原因,还是先前所说的三大方面,一是疫情过后技术性反弹的必然性和强劲性;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加码宽松;三是外围环境影响可控。
关于第一点,3月和1季度的数据应该已经展现了技术性反弹,特别是消费的技术性反弹的确定性和强劲度了,今后将持续,不再赘言。
至于第二点,3月和1季度的强劲数据可能使得政府在加码政策宽松方面更加谨慎,但不会改变政府以稳增长为今年经济工作第一要务的决心和计划,因而只要经济增长逊于预期将会加码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降准和减息(降低LPR)将是大概率事件,财政政策则将在财政赤字率提高的支持下加快减税降费和加大民生与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第三点,即外围环境的影响,仍有确定性,但已有所减小。市场对于今年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预测不断变化,去年末很悲观,今年初转为乐观,硅谷银行和瑞信危机出现后又转为悲观,而最近随着硅谷银行和瑞信危机的平息(虽然可能是暂时的)又不那么悲观了。从IMF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来看,去年10月为2.7%,今年初上调为2.9%,最近又略微下调为2.8%。笔者的观点依然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将比去年下行,但不会陷入衰退,应该在2.6 – 3.0%之间,从而全球贸易增长3%以上。至于对我国的负面影响,3月和1季度的出口数据已经表明不应夸大;应该看到,在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出口下降的同时,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东盟、俄罗斯、非洲和南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在加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者。现在笔者更有信心今年我国出口将不会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大幅下降而会保持一个正的增长,甚至是像样的增长,因而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控。
由于去年4个季度的GDP增长基数不同,分别为4.8%、0.4%、3.9%和2.9 %,今年4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将会出现技术性的波动。那如何判断今后3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反弹逐季增强呢?方法便是计算去、今两年的平均增速。
1季度去、今两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4.8%和4.5%, 则两年平均增速为4.6%。今后的2、3和4季度,初步预计,去、今两年平均增速将分别为4.7%、4.9%和5.0%,则今年2、3和4季度GDP增速分别为9.0%、5.9%和7.0%,全年6.5%。
先前笔者提出疫情后报复性复苏的概念,即今年经济增速不仅恢复至疫情前潜在水平区间的5.0 - 6.0%,而且将去年疫情造成的损失补救回来,即去、今两年平均增速达到或超过潜在水平区间的下限5.0%。根据上面的预测,可以说3季度接近报复性复苏,4季度实现报复性复苏,比先前预测提前,报复性复苏渐行渐近。至于全年能否是实现报复性复苏,即去、今两年GDP增速能否达到5.0%,这要求今年全年增速达到7.0%,现在来看可能性在增加,不过仍要看前述三大方面在程度上的演变,须进一步观察。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