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数”说物流呈现企稳回暖结构性向好态势 多举措构架起发展“快车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戈  /  

“数”说物流呈现企稳回暖结构性向好态势 多举措构架起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4-12-03 作者: 刘戈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称:“现在整体上来讲,我们的物流行业、基础设施非常棒、全世界一流,它在社会成本里的占比还非常高,根本原因还是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受访者刘戈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本文转自11月30日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9日公布今年1至10月份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物流多领域、多环节呈现企稳回暖的结构性向好态势。

1—10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7.8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增速为6月份以来的最好水平,显示物流运行回升势头有所增强,同时结构性向好态势更趋明显。具体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超八成地区和行业物流总额实现增长。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制造物流需求保持稳定。10月份装备制造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进口物流增势平稳,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物流有所改善。

消费物流方面,随着消费多场景潜力释放,助推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需求加速回升。1—10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增速比1—9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另外,“两新”政策持续推进、成效显著,在激发品质新生活、产业新动能、市场新活力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10月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池制造等装备等行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称:“1—10月份物流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是连续回升的。物流领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先导行业,所以说物流的这种持续回升反映出来的就是中国经济的这种回升向好的趋势在进一步增强。”

央视财经评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增强综合竞争力

日前,《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对外发布,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如何看待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什么?来听《央视财经评论》的分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京春分析称:“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一直保持着下降态势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也就是说,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4元。从14.4%到13.5%左右,是0.9个百分点的下降水平,对比2023年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相当于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而节约的这1万亿元里面,其实有90%都是制造业在物流环节的成本支出,可想而知节约下来是对制造业降成本有很大作用的。说到制造业企业,我们是‘中国制造’,制造业企业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的,物流成本的切实降低对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肯定是利好的,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动能,也为转型升级腾挪更多空间。经济产出方面,费用切实降低了之后,整个经济循环的成本也降低了,从制造业到整个第二产业,再到整个消费终端,释放的政策红利是实实在在普惠的。而且我们的这种降低不是一种简单压减的方式,而是通过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来实现的,把原来传统的、低效的、受制约的这些物流方式盘活,更好地系统性综合调动来为宏观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我们一直讲物流是‘筋骨’,这项布局和部署于宏观经济而言确实是以内功舒筋健骨来强身健体的。”

央视财经评论:深化改革 促进物流效率提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如何深化改革,促进物流效率提升?继续来听《央视财经评论》的点评。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称:“现在整体上来讲,我们的物流行业、基础设施非常棒、全世界一流,它在社会成本里的占比还非常高,根本原因还是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比如说一些路段早已超出还款期限却依旧收费,这无疑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再看铁路运输,铁路货运部门长期侧重于大宗货物运输服务,对小宗、灵活性强以及短途运输需求重视不足,导致在多元化的货运市场中竞争力受限。鉴于上述情况,进一步推动物流体系与货运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改革把体制机制、把这些堵点痛点打通的话,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抓手。”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