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贾晋京:三中全会擘画现代化新形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贾晋京  /  

贾晋京:三中全会擘画现代化新形态

发布时间:2024-08-05 作者: 贾晋京 

2022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在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目标。今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对围绕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形态。

作者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8月3日文汇报


2022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在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目标。今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对围绕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形态。


以「系统集成」进行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中国探索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条件下的现代化方案,走出了一条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新路。


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强化整体推进,又需要加强点面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系统部署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其指导思想来看,要做到整体性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关键要把握住「怎么做」的方法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其中,「系统集成」是改革方法。「系统集成」即在之前改革积累的系统性基础上,把各个系统再进一步集成为更大更完整的系统。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与系统集成有关的术语「统筹」出现27次,如「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统一」出现25次,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一体)出现16次,如「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诸如此类「把分立系统集成为一」的表述贯穿全文,是改革的纲领性方法。


经济体制改革是牵引力。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是拉动各方面改革前进的引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设计有效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让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种类则从传统理论的「四大生产要素」增加为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七种,体现出数字化时代经济体制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升级。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各类关系的协调性是目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意味着全社会各个系统间的关系更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协调各类关系的预期效应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全局性关系将得到推进。可以预见,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也将因之巩固提升。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