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作者: 敦志刚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全球治理倡议,深刻回答国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治理、如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等关键问题,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凝聚起广泛共识。
作者敦志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转自9月4日中国财经报。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全球治理倡议,深刻回答国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治理、如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等关键问题,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凝聚起广泛共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数字鸿沟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现行全球治理机制在代表性、有效性、公平性等方面显现不足。在这一历史关头,上海合作组织以其独特的“上海精神”和成功的区域实践,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上合组织不仅开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更以其包容性、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治理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践路径。
一、创新治理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引领
全球治理体系创新首先需要理念突破。上合组织秉持的“上海精神”以其先进性、包容性和实践性,为全球治理理念创新提供了重要源泉。
(一)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对多边主义的侵蚀。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组织遵循成员国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这种以规则为基础、以平等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实践,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借鉴。上合组织通过自身成功证明,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大国主导下的利益分配,而是各国平等参与、共同决策的治理模式,这正是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根本原则。
(二)倡导新型安全观念,破解全球安全困境。传统安全治理模式往往陷入零和博弈和集团对抗的困境。上合组织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突破了传统安全思维的局限。共同安全强调安全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反对以牺牲他国安全谋求自身安全;综合安全注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统筹应对;合作安全主张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实现安全目标;可持续安全则将安全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促进发展实现持久安全。这种新型安全观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在应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上合组织的区域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尊重文明多样性,夯实共同体人文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要文化基础和价值共识。上合组织成员国涵盖多种文明体系,组织始终坚持“尊重多样文明”的原则,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这种文明观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提供了范例,有助于化解全球治理中的文化隔阂和价值对立。上合组织通过人文交流、教育合作、青年交往等多种形式,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信任。这种文明互鉴的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单一模式的复制,而是多样文明的共同繁荣。
二、创新实践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区域样板
全球治理体系创新需要实践探索。上合组织在二十四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实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区域样板。
(一)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探索协同治理新路径。上合组织开创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区域合作中的封闭排他性。组织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不断拓展“朋友圈”,通过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等多种形式与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内容上,上合组织构建了政治安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协同发展的合作框架,实现了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种区域合作模式避免了传统区域组织可能带来的集团对抗风险,为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格局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区域经验。
(二)完善安全合作机制,创新安全治理实践。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合作机制,为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提供了区域解决方案。地区反恐怖机构作为组织框架内的常设机构,建立了情报共享、联合行动、人员培训等多层次合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成员国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组织还建立了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在打击跨国犯罪、毒品走私、网络犯罪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近年来,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的挑战,上合组织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金融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探索建立合作规则和标准。这些安全合作实践表明,有效的安全治理需要基于平等互信的合作机制,而非单边强制的手段,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治理经验。
(三)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优先方向,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推动公路、铁路、管道、电网、通信网络等跨境互联互通项目,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贸易投资领域,组织积极推动减少贸易壁垒、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海关合作,促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合作方面,上合组织推动建立项目融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为区域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实践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区域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经济合作才能持续深化,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借鉴。
三、创新未来愿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方案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上合组织需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实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更多上合方案。
(一)拓展全球伙伴网络,构建开放型共同体。上合组织应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不断完善对话伙伴机制,与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特别要加强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合作,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应深化与其他区域组织的对话交流,分享区域合作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构建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上合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不同区域合作机制之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组织还应积极拓展与国际智库、民间社会组织等的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力量。
(二)深化新兴领域合作,引领治理规则创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正在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上合组织应把握时代机遇,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制定符合成员国共同利益的规则标准。在数字经济领域,可推动制定区域数字治理规则,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数字鸿沟。在气候变化领域,可加强绿色低碳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可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和治理挑战。通过这些努力,上合组织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合作水平,还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兴领域治理规则创新方案。
(三)完善机制能力建设,提升全球治理参与度。完善的机制建设是上合组织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基础保障。应根据组织扩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要加强秘书处和能力建设,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推动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同时,要增强组织的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善于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倡议方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议题讨论和规则制定。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为组织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上合组织将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