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从英伟达的窘境看中美较量易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丁刚  /  

丁刚:从英伟达的窘境看中美较量易势

发布时间:2025-05-27 作者: 丁刚 

英伟达 (Nvidia) 准备推出另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芯片。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公司计划最早在 6 月推出基于其最新 Blackwell 架构的中国专用芯片,价格约为其之前 H20 芯片的一半。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本文转自5月27日丁刚看世界

英伟达 (Nvidia) 准备推出另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芯片。

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公司计划最早在 6 月推出基于其最新 Blackwell 架构的中国专用芯片,价格约为其之前 H20 芯片的一半。

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大幅调整其产品战略以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表明中美半导体竞争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

自 2022 年美国政府实施新法规,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其最高端芯片,英伟达在三年中按照华盛顿不断调整的规定,发布降级合规产品。这一现象揭示出,美中技术竞争中的攻守关系已从简单的遏制和追赶,演变为一场复杂、动态的较量。

美国从2016年开始,逐步对中兴、华为实施芯片禁运,随后又不断加码,全面控制先进制造工艺、内存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等对华的技术出口,试图以遏制的手段,持续保持美国芯片行业领先中国。

事实证明,早期的对华出口限制是有效的。华盛顿切断了对中兴和华为的芯片供应,迫使中国人工智能 (AI) 公司重组其计算基础设施。一些 AI 初创公司由于无法获得高端芯片而被迫转向。

而英伟达则凭借其全球主导的 CUDA 生态系统和 GPU 计算技术,几乎垄断了中国的 AI 市场。

然而,竞争态势很快发生变化。

在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势下,中国实施了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政策,大幅增加资金,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突破。

中国迅速开辟了自己的新技术道路,从进口设备和存储芯片到服务器制造、开源人工智能框架和专业集成,都取得了进展。一些新技术甚至摆脱了按照“美国线路图”的旧模式,创造了全新的中国模式。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美国商务部的芯片出口限制变得越来越严格,政策细节变得越来越"精确到小数点"。2023年大约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重大调整,而2024年见证了技术修正案和澄清的加速,有时在两个月内就会发生。这种高频微调代表着被动的技术追赶和补漏,反映了中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和美国跟上的困难。

华盛顿的调整变得越来越被动调整,一方面它不得不对中国已经追上或即将追上的技术,放宽限制,以期使美国企业仍能获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根据中国技术的不断升级,迅速细化遏制和禁运政策。

这使得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变得更加困难。曾经被誉为“王者”的芯片一再降级,沦为勉强符合美国红线的妥协解决方案。更尴尬的是,这些降级的芯片无法为用户提供真正的高性能计算体验,又面临中国芯片不断提质降价的竞争。英伟达已逐渐成为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牺牲品。

英伟达的黄仁勋近日表示,中国对英伟达来说是一个价值 500 亿美元的机会,但美国的限制使其退缩,沦落到可能会被取代的地步,其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 50%。

中美在芯片领域竞争正逐步进入僵持阶段,攻守易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美国最初的战略是扼制,那么这种策略是短暂的,很快就变成了疯狂的堵漏游戏——步步紧逼,但始终滞后于突破节奏。

美国会继续试图通过更频繁、更详细的措施来保持其在芯片技术上的时间差的优势,但中国的突破将会不断缩短这个差距,从而更快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超越。"设局者"和"破局者"在攻守之间快速切换。

好戏还在后面。

这场“技术战”必将成为有史以来大国竞争最激烈、最精彩的一场大戏。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