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 丁刚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早晨,中国国家航天局又打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将让中国古老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嫦娥感到自豪。月球着陆器嫦娥六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使人类离揭开月球黑暗面的奥秘又近了一步。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本文转自6月6日丁刚看世界公众号。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早晨,中国国家航天局又打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将让中国古老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嫦娥感到自豪。月球着陆器嫦娥六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使人类离揭开月球黑暗面的奥秘又近了一步。
这一成就不仅仅是为中国的发展增光添彩,更为西方媒体热衷于渲染的中美太空竞赛的传奇故事增加了新情节。
西方媒体很快将嫦娥六号描述为中美在太空长期竞争的又一章,描述中带有飕飕的冷战寒意,有不寒而栗之感。
法新社的报道提醒人们注意,华盛顿警告称,中国登月计划的背后是为了争夺太空军事优势。而更多的西方人士关注的是,由此而显示出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激烈竞争。在他们看来,两种模式正在在争夺全球影响力和技术主导地位。
科技新闻网站Ars Technica指出,在接下来的10年的时间里,中美竞争将在太空故事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有着稳定和长期规划,与美国宇航局受制于华盛顿不断变化的政治潮流,形成鲜明对比。更有美国学者明确指出,这将是两种不同体制之间的竞争。
这些言论充满了“新瓶装旧酒”的味道——西方媒体再次从196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中汲取灵感,将太空探索框定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生死搏斗。
几年前,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的文章《输出中国模式》中写道:“随着2016年的开始,一场关于竞争性发展模式的历史性竞赛正在进行中......尽管这场竞赛在很大程度上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但其结果将决定未来几十年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命运。”
福山指的是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但这种将中国发展不同于西方的路径选择,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均视为对西方模式的挑战,已经成为西方的“通病”。
专注于意识形态和系统性竞争的美国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担心中国的优势。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不仅在太空方面,而且在其他领域,包括受到高度关注的电动汽车制造,取得了不少进展。
如果通过不断竞争的棱镜来看中国,会导致永无止境的沮丧和焦虑,甚至疯狂。
中国有句老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什么不能这样来观察一下中国式的现代化呢?
它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不是去和哪个大国竞争全球,包括太空的霸权。
“嫦娥登月”是中国制度和发展道路成功的证明。这不是要超越美国,而是为人类进步贡献更多的发展途径。
所以,从一开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就不是盲目追随美国的阿波罗任务。就像中国在技术和工业领域的任何突破一样,它着力于开辟新路径。
嫦娥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优雅的月亮女神,它不是关于威胁与搏斗的故事,而是关于人类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的渴望。
现在是时候让我们认识到这看上去像是一场比赛,其实是一段人类奔向未来的旅程。在这条新路上,每个人都有空间。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