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冷静对待优衣库的表态,坚持开放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丁刚  /  

丁刚:冷静对待优衣库的表态,坚持开放创新

发布时间:2024-12-03 作者: 丁刚 

在讨论优衣库是否使用了新疆棉的问题时,有些人认为优衣库母公司 Fast Retailing 首席执行官柳井正根本不用明确表示是否用了新疆棉,用没用是查不出来的。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本文转自12月1日丁刚看世界

1da8104bbf4f32e41a94ef3508bb26f8.jpg

在讨论优衣库是否使用了新疆棉的问题时,有些人认为优衣库母公司 Fast Retailing 首席执行官柳井正根本不用明确表示是否用了新疆棉,用没用是查不出来的。

这种说法忽视了美国遏制中国制造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目前,美国海关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严查进口纺织品,一是通过棉花纤维中的DNA标记技术追溯产地,分辨新疆棉的独特基因特征。

二是化学与光谱分析。即利用同位素或光谱技术分析纤维中残留的土壤、水源特性,识别其生长区域的“指纹”,美方为此投资发明了相关检测设备。

其三是供应链溯源,即要求厂家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记录系统,追踪棉花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流动,确定是否涉及新疆原料。

即使这三种手段不能定性,美国海关也可以报备材料不完整等借口,扣押进口商品。可以说,美方为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在当前全球化的逆风中,跨国企业如优衣库在中国的经营困境,表面上看是“用或不用新疆棉”的问题,实质上却反映了中外博弈的复杂格局。

这不仅是单一外企和外国品牌的问题,而是美国和西方有计划、有目标压制中国制造的长期战略体现。对此,我们必须避免将问题简单化,要着眼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理性分析,冷静应对。

美国西方施压背后的战略设计很明确:通过法律、经济和所谓的安全、人权问题,寻求建立一个替代性的全球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同时削弱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然而,将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中取代需要大量的资源、时间和国际市场协调——而目前的努力并未有效实现这一点。

外企在华经营正面临“两难”。以优衣库为例,它无法忽视西方“供应链审查”和所谓“人权”指控的压力,否则将面临来自欧美市场的制裁或禁运;同时,它若低头迎合西方压力,则会被中国消费者视为“屈从外部压力”,引发市场抵制。大多数跨国企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左右为难。

事实是,跨国公司并非地缘政治的主导者,大多是在博弈的夹缝中被动求生存。理解它们的难处,是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应有的冷静态度。

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同时,采取必要反击措施的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外资的重要性。

像优衣库这样的大型外企,背后不只是市场销售额的数据,更牵动着庞大的就业链条和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一些情绪化的反应,可能短期内能满足民族情绪的需要,但从长远看,过激的抵制只会增加外企离开中国的可能性,给我们的经济和就业带来更深远的负面影响。这正是美国和西方借口人权、新疆、香港以及安全等问题发难想达到的目的。

美国和西方对中国制造的围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从新疆棉到光伏产业,从芯片到新能源汽车,制裁和审查会层出不穷,而且也会不断地迫使在华外企与中国“剥离”。

对美国和西方的制裁,我们必须保持战略耐心。

像优衣库这样的外企,其生产离不开中国,不仅因为中国是其最大的生产基地,还因为中国制造具备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中国成为优衣库实现高质量和大规模生产的最佳选择。同时,中国市场本身也是优衣库全球收入的重要来源。

同时,对于像新疆棉这样的产业,中国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其发展。将外界的打压转化为内部发展的动力,创造更多内需市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让优质的中国制造更具全球竞争力。

要采取积极主动政策,鼓励在华外企更多使用中国制造,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外企本身就是一种反击。

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华外企都会处于这样的困难之中,理解他们的难处,要更多地想办法,为他们创造在中国发展的机会,以利中国制造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各种载体向全球市场渗透。

与此同时,我们要继续推动中国标准、品牌和价值链向全球更高端转型,比如我们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创新、提升,巩固和维护其在全球的优势地位,这才是对冲制裁的最佳武器。

这是一场事关中国制造崛起、全球化发展的长期博弈。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更需要开放,而非收缩。开放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战略自信。越是在外部压力加大的时候,越要通过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吸引外资企业留下,用实际收益让它们看清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