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美国人看华为,为啥会走眼?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丁刚  /  

丁刚:美国人看华为,为啥会走眼?

发布时间:2023-09-08 作者: 丁刚 

2019年年末,我陪同由美国和德国记者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华为。虽然只有大半天的时间,但通过随同这些外国记者的采访,使我对华为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作者丁刚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9月7日丁刚看世界公众号。


image.png


2019年年末,我陪同由美国和德国记者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华为。虽然只有大半天的时间,但通过随同这些外国记者的采访,使我对华为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次年5月,当美国开始对华为实施严厉的高端芯片禁运时,我就觉得美国人实际上是在干一件蠢事,其结果就是反而会推动华为更快地研发出自己的芯片。


华为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在那次访问中,美国和德国的记者似乎不大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围绕着华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反复提问,还问了一些与技术相关的问题。


在华为手机突破了5G芯片的限制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华盛顿能从华为人的精神层面和薪酬制度入手来了解这家公司,而不只是盯着华为的技术及其与政府的关系,或许就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了。


但是,美国人是不会那样看华为的,因为在他们的骨子里,最看不起的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华盛顿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给予中国崛起和支撑崛起的中国制造一定的地位,因为他们认定中国只能靠复制或追随美国技术前行,只要能遏制住关键技术对中国的出口,美国就一定可以保持其高高在上的地位。


傲慢与偏见总是会如影随形。这种对中国人的传统看法其实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偏见,也决定了华盛顿低估了华为和华为背后的中国制造的能力。以至于一些美国政客和专家在得知华为有了自产芯片的消息后,深感焦虑不安,歇斯底里般地宣称要进一步加紧制裁。


记得也是在那次访问中,梁华董事长在简要介绍了华为的发展后,建议外国记者最好读一下华为32年的创业史。


很幸运,我也得到了两本介绍华为历史的书。回到北京后,我结合在华为看到和听到的,了解了华为发展的过程,了解了很多华为人的奋斗故事。


CBN记者曾在一篇采访报道中提到,华为有10万多名员工(2009年),每天在空中飞的华为员工大概有1400多人。一位华为的中层主管对他说,“其实每次有飞机失事和失踪,自己都在祈祷不要有华为员工。”但是,有些不幸也许难以完全避免。


这些年来,我在海外采访时与华为人有不少接触,从他们对待工作、事业和家庭的态度中,感受到的是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


在流传甚广的华为“狼文化”的背后,绝不是什么野蛮的拼搏,而是一整套付出与薪酬紧密联系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华为需要人才,它不仅能留住人才,还能让人才愿意拼命去工作。


这家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企业,将中国人所具有的奋斗创业和追求财富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美国人可以遏制芯片的供应,但它遏制不住华为人的奋斗精神,更遏制不住中国人民对更加幸福生活的追求。


精神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中国制造走到今天,就与中国人所具有的传统的奋斗精神分不开,而这种精神来自于中国人对待财富、工作、家庭和孩子教育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历史孕育出的追求财富的动力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


任何对中国经济的评估或预测,如果脱离了这一点,就必然会出现误读与误判。


同样道理,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只要围绕着如何继续释放出这种活力做文章,就一定能克服困难,闯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