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2023,中国故事的高潮会是制造业的反弹吗?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丁刚  /  

丁刚:2023,中国故事的高潮会是制造业的反弹吗?

发布时间:2023-01-08 作者: 丁刚 

中国经济的最大确定性在哪里,我们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怎样的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制造反弹的力度。

2023年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2023年迎春论坛“新的动荡变革期与中国未来”于线上线下成功举办,人大重阳老中青人才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在全球新变革阶段的国际秩序新动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丁刚在第一研讨环节“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国际秩序与大国博弈”中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中国经济的最大确定性在哪里,我们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怎样的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制造反弹的力度。


本文字数约37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69d8277bde8b4a263a098118be5b8158.png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丁刚


   


总结2022,展望2023,离不开中国制造。


岁末年初,很多外媒都推出了有关中国的问题式报道:2023,中国经济将怎样反弹?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反弹的动力将取决于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复活”。


世界关注的中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既是商品、消费、贸易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也是它所代表的中国经济,它所体现的中国人在逆境中的坚韧拼搏的精神。当然,也包含着一个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追求。


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关心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经济的最大确定性在哪里,我们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怎样的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制造反弹的力度。


过去一年,美国的“脱钩”和对华贸易战、疫情造成的封闭和供应链的阻断、俄乌战争对海外购买力的冲击,再加上全球经济低迷,让中国制造一直处于焦虑之中。


但是从全球看,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刻,越是在通胀高企的时刻,世界就越是需要中国制造。这是由中国制造的规模、价格以及创新能力所决定的。


很多中国厂商都看到了这一点。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中国制造没有躺平,成千上万的中国厂商仍然在为创新、为市场而拼搏着。


我最近看到一篇有关义乌的报道,讲的是在疫情封闭最艰难的时候,义乌的厂商没有躺倒,他们努力维持着客户的网络,发展新客户的同时还根据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产品。


这就是我们走出疫情的动力所在,也是2023年中国的抗疫能不能“另起一行”的关键所在。


我想从一个小商品的故事讲讲我的体会。


这个小商品就是魔方。


今年全球圣诞和新年礼品的清单上,魔方名列前茅。多种多样的魔方成为老少皆爱的小礼品。


这两年因疫情封闭,学校改为线上授课。我发现很多孩子也喜欢上了魔方。


玩魔方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和计算能力,可谓寓教于乐的最好玩具。


近年来,魔方还衍生出来了多种多样的新玩具,像与手机联动的电子魔方、长达100多段的魔尺、色彩绚丽的百变魔方等等。


我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里来了个外教,送我们一个魔方,是日本造的。当时魔方刚刚在国内出现,我们都觉得非常新奇。


现在呢?这个由匈牙利人发明的小玩具已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小商品之一,而且几乎全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高端魔方产品全球公认专业水准最高,是高级魔方玩家的必备。低端产品呢?当属中国制造最便宜。


当今全球魔方速拧吉尼斯纪录、世界魔方协会董事会所认证的世界纪录基本都是中国产的魔方创造的。


在亚马逊、拼多多等全球大型网购平台上,各种各样的魔方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它们不仅便宜,而且还不断有中国制造的新品跃上屏幕。


魔方包括了设计、原料、加工等数十个环节,如果是电子魔方,还要有芯片,有一种魔方就装了美国制造的芯片。


中国制造的魔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适应市场,更能引领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提升,再由网购和物流(国内是快递,全球是航运)迅速地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这也是中国制造最重要的优势。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走过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亲眼目睹了普通老百姓是怎样通过中国制造的像魔方这样的小商品、小电器和服装鞋帽来了解中国的。


他们从自己购买的第一件中国制造开始了和中国“亲切接触”的历程,他们对中国的印象随着他们所拥有的中国制造的不断增多,不断更新换代而不断升级变化着。


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走向世界,中国制造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商人来到中国,最终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对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来说,中国和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就是从义乌、从深圳走出来的。在疫情管控放开后,第一批走出去恢复并重建销售链的浙江、广东、海南等地商人中,就有魔方等小商品的生产商。


这是中国实力的根基,也是我们塑造中国形象的出发点。


再多讲几句。


如果我们从魔方跳到中美关系,就会对2023中国故事的高潮有更符合实际的认知。


魔方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观察中美关系时,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为先。


了解对方,必先了解自己。只有了解中国的优势,将中国的优势、劣势与美国作对比,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与之竞争。


在分析美国的优势,特别是华盛顿为加强优势而实施的战略调整的同时,尤其需要对中国的优势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如果美中之间存在着一场激烈的竞争,那么争的是什么?


是市场,是中美各自的市场,是对第三方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争夺!


美国发展高端芯片,以优惠条件促使全球主流企业、技术转移美国或在美建厂,为的是市场。它是想扼住全球市场的龙头,占取全球市场的更大份额。


芯片固然是美国的优势,但绝不是有了芯片就有了应用,就有了市场。


芯片再高端也不能直接当饭吃,只有装进各种各样的应用产品中,并且卖得出去,才能变现。


应用是中国的优势,应用的不断创新是保持优势的关键。


即使高端手机等高端产品必须装有高端芯片,也脱离不开中国制造,脱离不开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厂商创造出“千奇百怪”的应用产品。


全球市场这些年来的一条规律就是,中国生产什么,什么就会便宜,现在还得加一条,就是中国生产什么,什么就会加速更新换代,新品就会迭出不穷。


这个世界穷人还是大多数,穷人使用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器等等,要么是中国制造,要么离不开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穷人享受到了现代生活,刺激了中产的消费欲望。中国制造带去的是生活水平的提升,更是对怎样才能提升生活水平的新认知,中国制造会在让他们产生不同以往的消费渴望的同时,也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渴望。那些脱贫的人们通过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看到的是个人和家庭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制造?我几年前在非洲媒体上看到的这个提问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的影响力。


在这两个问题中,深藏着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深藏着中国制造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合作的潜力之源。


没有美国的芯片,中国制造升级会很难。但没有中国制造,美国的芯片就难以变现。


按照美国脱钩的路线,中美有可能会分隔为两个市场(其实在一些领域已经分为两个市场)。中美企业想进入对方市场都变得更加困难。

接下来是,谁会占取更多的全球市场。


目前全球市场明显变化是发达国家市场优势下降,新兴经济体市场上升很快,这给中国制造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美国也许可以实现重新工业化,但那只是高端而已,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工业化“复活”,尤其是大规模的应用产品,它不可能替代中国,也找不到替代。分解的替代和近岸或友岸外包的替代只会加大成本,难以为继。


华盛顿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将中国制造挤出全球市场,但它生产不了价廉物美的产品。在应用领域,中美是互补的,是各自优势的互补。


你可以生产出5G的产品,但没法让你的产品变得像中国制造一样便宜,一样耐用,一样推陈出新,并且具有全球适用性。


因此,我们只有在应用产品上更强,美国才会更有求于我们。


我们有些人总是在看美国的优势,总是担心美国会利用其优势重构供应链产业链,卡中国的脖子,抢占全球市场。我们当然需要有这样的战略远见。但是,如果战略远见变为战略焦虑,就会影响我们对自身实力的判断。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不要总是盯着美国的优势,也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与美国优势的竞争中,而是要多考虑一下我们自己的优势,更全面地认识全球市场,与全球市场对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以我之优势击“敌”之劣势。


随着实力增加,中国可以通过像“一带一路”那样的基建大项目,推动与各国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共同发展机会。但这些项目的进一步扩大、延伸,并且产生更多带动当地发展的动力,则需要和中国制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发展能量的转移与聚合。


全球大变局,供应链在变,市场也在变,我们的应对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归根结底是从我们的优势做起。


疫情三年,中国制造的优势没有变,建立在中国制造基础上的中国形象依然在上升之中。


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只要为中国工人、商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好发展环境,给他们减压而不是加压,放松而不是收紧,少发一些指令,多给一些自主空间,为他们提供信息,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去,中国厂商,特别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微厂商,就一定能够释放出活力,并且不断地创造出引导全球消费的新产品。


我们给世界一个新的魔方,世界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微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