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蔡彤娟:5%背后,质的提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蔡彤娟  /  

蔡彤娟:5%背后,质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4-03-08 作者: 蔡彤娟 

去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绿色发展。2024年GDP增长目标体现了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表现为质的提升。

编者按: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京开幕,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如何评价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表现?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目标与去年持平,偏于保守吗?将新质生产力列入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释放了哪些信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在长安街知事“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中分析,2024年GDP增长目标体现了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表现为质的提升。现将采访全文发布如下: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京开幕,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如何评价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表现?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目标与去年持平,偏于保守吗?将新质生产力列入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受邀做客长安街知事“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中分析,去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绿色发展。2024年GDP增长目标体现了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表现为质的提升。


GDP增长目标体现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


7b853a7f4efe7133589d12ecc7e8cf5f.jpg

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23国际车展上,参观者在观看中国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Q


如何评价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表现?


蔡彤娟:去年我国的GDP增速达到了5.2%,完成了预期目标,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保持在了30%以上。


我国去年宏观经济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在供给侧,服务业好于工业生产,在需求侧,消费好于投资。工业生产中制造业恢复较好,服务业中接触型、聚集型行业恢复更好,特别是住宿餐饮业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消费结构也在改善,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快于基本生活类。


去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绿色发展。尤其是“新三样”,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较快。


外媒有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这是站不住脚的。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短期内出现的小幅波动是正常现象。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有其长期路径,无论是对中国经济的“唱衰论”还是“见顶论”,都是不合理的。


Q


有网友评论称,去年是我国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全面发展经济的一年,年初设定的经济目标为5%左右不是很高,而今年,预期目标应该更高,认为同为5%偏于保守,蔡主任如何看待这一判断?


蔡彤娟: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并不保守,这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后做出的预期。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的经济工作定调,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因此,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稳”和“进”两方面的要求。稳是大局和基础,从稳的角度出发,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不能冒进,要有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基础。


去年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的第一年,去年GDP增长了5.2%,这是建立在2022年经济增长3%的低基数之上的,2022-2023年两年复合增速为4.6%,那么今年2024年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速还是在稳定提升的。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近期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是4.6%、4.5%、4.7%,都低于5%。


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Q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入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说明了什么或者说释放了哪些信号?


蔡彤娟: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强调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传统生产模式依赖于扩大生产规模以提升生产力,但新质生产力注重引入先进的数字科技手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新质生产力强调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增强产供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再次,新质生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生产方式来减少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Q


今年以来,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重点任务时,明确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7项具体任务。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优势?


蔡彤娟: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资源。


首先,北京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作为全国教育和科研的高地,汇聚了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次,北京拥有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新业态的孵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北京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支持。


北京还具备独特的政策优势。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北京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有独特的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


提升消费能力是推动内需增长的关键


Q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90%,去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内需加快恢复,当然内需扩大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您看来,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有哪些?


蔡彤娟:一是提升消费能力。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消费能力是推动内需增长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从而推动内需的扩大。


二是促进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升级已成为推动内需增长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优化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促进消费升级,满足居民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内需的扩大。


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培育数字化人才等措施,推动数字化转型,为扩大内需注入新的动力。


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


Q


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


蔡彤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投资的作用愈发重要,不仅可以直接刺激经济增长,还能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放大投资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需要明确投资重点领域和方向、创新投资方式、加强政策协同以及加强监管和评估。


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首先要明确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政府投资应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创新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政府投资不应仅仅局限于直接投资,还可以通过设立投资基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重点领域。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防止资金浪费和低效投资。


此外,要加强政策协同,形成投资合力。政府投资要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相互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例如,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银行和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


最后,要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投资效果。要建立完善的投资监管和评估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投资效果的实现。


高水平对外开放增添新动能


Q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哪些新的动能和抓手?


蔡彤娟: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兴起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动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开放与发展,包括网购、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领域迅速发展。通过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造新的业态、场景和消费模式,不仅提升中国的数字经济实力,也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以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也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标准质量的支撑有助于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同时,服务业对外开放也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中国逐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服务业水平和竞争力,也促进全球服务业的发展。


今年政府稳就业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加码


Q


连续多年,“就业”一直是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并强调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对此有何建议?


蔡彤娟:首先,应该加强青年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具体、可行的政策,以支持青年就业。例如,可以通过加大对创业青年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青年创业。


其次,应该加强青年就业服务的建设。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年就业的服务,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例如,可以建立青年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岗位推荐、职业规划、面试技巧等服务,帮助青年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此外,还应该加强青年就业教育和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年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成功率。


最后,应该加强青年就业环境的营造。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为青年营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例如,可以加强企业用工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青年劳动者的权益;同时,还可以加强对青年创业的支持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


Q


“新增就业”1244万人口怎么解答?其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蔡彤娟:新增就业人口,就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指新参与就业经济活动,实现就业获得劳动报酬的人员数。是反映就业工作状况和落实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重要指标。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1206万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的预期目标是1200万左右,也就是说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了预期目标,并且比上年增加了38万。今年这一预期目标是1200万人以上,从1200万左右到1200万以上的变化,表达了国家稳就业的决心,也表明今年政府稳就业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加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